眾所周知,3月份開始,上市公司將進入年報披露密集期。
根據香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規范要求,業績指標如出現同比大幅增長或下滑,必須提前披露預告,時間一般提前3周左右。因此近期已有約400家香港上市公司發布了業績預告。
記者梳理發現,在已公布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超過290家盈利預警業績下滑,包括多家知名房企業績也明顯下滑,其中綠城、富力的盈利降幅超50%。而恒大則是其中極少數業績逆市大增的房企之一。
3月5日,中國恒大(03333.HK)發布正面盈利預告,預期2018年凈利潤和核心業務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其中核心業務凈利潤同比大增90%以上。
以恒大2017年405.1億的核心業務凈利潤測算,2018年其核心業務凈利潤將達770億以上,創行業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越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越能展現恒大的功底”。許家印早在2012年講過的一句話,在“新恒大”亮相首年再次得到驗證。
分析人士指出,受調控持續加碼影響,去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持續降溫。在如此嚴苛的外部環境下,恒大依舊表現亮眼足見其在管理、產品等方面的深厚“功底”。一直以來,恒大花大力氣狠抓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形成從嚴管理、獎罰分明的管理文化,及強大的團隊執行力。
尤其在產品打造上,恒大通過打造環節精品提升產品品質,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高性價比的產品獲得市場高度認可,推動了恒大銷售穩健增長,從而實現利潤總額持續提升。
成本控制同樣是恒大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法寶。通過統一規劃、統一招標、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的標準化運營模式,恒大大幅降低了營銷、管理、財務三大費用,實現利潤大幅提升。
此外,戰略轉型也是恒大業績連續實現突破的關鍵所在。
自2017年開始,許家印大刀闊斧實施戰略轉型,要求在保持規模適度增長的同時,重點注重增長質量,核心是“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從全年盈利預增來看,顯然這一轉型再獲成效。
在地產主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恒大多元產業齊頭并進,已完成在文化旅游、健康、高科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布局。
“恒大的多元化布局都瞄準了民生需求的重點領域,隨著這些產業的快速發展,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盈利增長點,為其成為世界百強企業增添更大底氣。”上述分析人士續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