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年自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404.30%,投行業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收入同比增長了145.92%,經紀業務也實現穩步提升,收入同比增長了48.53%……
近日,記者在中原證券召開的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2020年第一次A股類別股東會及2020年第一次H股類別股東會上了解到,該公司經過2018年以來的持續深化內部改革,大力提升專業水平,其改革成效正逐步顯現,經營步入快速增長軌道,各主體業務亮點紛呈。
財富管理條線“基礎糧倉”充分發揮
2019年,中原證券財富管理條線在加快轉型的同時,積極搶抓市場機遇,實現收入同比增長了48.53%,充分發揮了公司利潤“基礎糧倉”的作用;兩融、代銷金融產品等主要指標均保持穩中有升的良性發展勢頭,其中新增客戶數超20萬戶,增幅11.8%、為近10年最高水平。
自營業務利潤貢獻突出
去年中原證券自營條線為公司利潤增長做出了突出貢獻,全年收入同比增長了404.30%,特別是固定收益投資業務年化資金收益率達15%,表現十分靚麗。這與其全面加強內控管理、積極提升管理效率密不可分。去年中原證券自營條線條線持續完善制度體系,設立業務管理部、實現了業務前后臺分離,設置信用評估專員、強化信用風險控制,加強交易對手的信用管理和日常交易行為監控,并統一賬戶管理,切實將風控嵌入業務流程,并大力提升內部運作效率,有力支撐了業務快速發展。
投行業務持續向好
去年中原證券進一步優化了投行業務架構、成立各類投行業務技術小組,加強債券團隊力量、實現股債雙輪驅動,投行改革成效進一步顯現,全年業務凈收入同比增長146%。行業排名大幅提升,根據WIND統計數據,公司股權業務承銷金額排名第24名,比上年提升了40名,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交易金額排名則直接躍升至第15位,進入行業前20名。
先后完成重點項目21個,其中聯合主承銷的建龍微納成為河南第一家、也是中部六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易成新能發行股份購買開封炭素項目,實質上率先實現了在創業板重組上市;江蘇利民股份收購威遠生化重大資產重組項目,以及公司首單扶貧債券蘭考城投扶貧專項債,均在業內產生良好反響。
在會項目數量快速增長,項目儲備也大幅增加,發展后勁強勁。經過兩年的蓄勢,公司投行即將進入收獲期。
做市業務扭虧為盈,表現良好
在科創板推出及新三板改革的預期下,去年新三板市場整體止跌企穩并出現結構化行情,頭部企業呈現價值回歸走勢。中原證券公司做市業務緊抓市場機遇,按照增持頭部企業、清理庫存的策略積極開展業務,結構調整效果顯著,是業內少數扭虧為盈的券商之一。
中鼎開源投資成效開始顯現
圍繞政府產業基金和上市公司并購基金兩條主線,旗下子公司中鼎開源廣泛對接意向合作伙伴,全年新設包括河南金鼎盛源股權投資基金在內的基金3支,新增基金管理規模19億元,重點完成多個投資項目,并狠抓投后管理及為企業賦能,部分投資項目開始進入回報期,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特別是中證開元旗下基金投資的建龍微納在科創板成功上市,有力提升了公司形象。
中州藍海投資項目接連上市
中原證券子公司中州藍海持續強化與投行聯動,加大有望實現上市退出的股權投資,穩步退出金融產品投資,妥善有序實現歷史項目的逐步退出,加強投后管理及風險項目處置力度,取得積極成效。特別是參與投資的廣東松煬資源和上海瀾起科技接連實現主板和科創板上市,領投的信大捷安科創板上市項目進展順利,“投行+投資”核心平臺作用日益凸顯。
中原小貸業務轉型初見成效
在大力化解風險基礎上,中原小貸回歸本源,結合行業特點、股東背景等,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業務模式,按照“一大一小”,即圍繞母公司產業鏈重點開展企業貸款,努力降低單戶集中度,并大力發展個人貸款業務,轉型成效開始顯現。
同時,積極拓展可轉債、股東借款等融資渠道,融資能力進一步提升。
中原期貨保持穩定發展
中原期貨圍繞“主攻規模、兼顧效益、加強協同、創新穩健”的經營原則,通過不斷調整結構、增設機構、提升品牌、新設研究所等方式,在團隊建設、人才引進、機制完善、綜合服務和合規風控等方面邁上新臺階,大力推進經紀、資管和風險管理業務“轉型+創收”,特別是風險管理子公司豫新公司發展態勢良好,實現了穩定發展。
股權中心掛牌數量和融資規模再創新高
由中原證券控股的中原股權交易中心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去年全年新增掛牌企業2300家,累計掛牌展示企業突破6800家,位居中西部6省第1位、全國排名第6位。以可轉債和股權質押融資為突破口,多形式舉辦企業常態化路演活動,大力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實現新增融資超20億元、累計融資突破61億元。
鄭報全媒體記者 倪子 通訊員 李世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