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張改華?通訊員?程聰聰
施工圍檔“變身”創意環保墻、汽車進出先“洗澡”美顏、智能化霧森系統通過“人工雨”降塵降溫,道路干凈整潔、物料擺放有序……7月17日,走進二七區大學路街道地鐵十號線醫學院站施工現場,這里的綠色施工讓人稱贊不已。
街道把綠色、環保施工放在重要位置,不斷加強轄區工地施工的管控力度,確保在建施工工地控塵措施及時跟進。在地鐵十號線醫學院站施工現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草坪青青、綠意盎然”的景象,數十個小噴頭噴灑著水霧,讓人猶如置身一處生機勃勃的花園。這是為了趕跑“揚塵”采用安裝的最新揚塵措施裝置——霧森系統。該系統在工作時可以產生大量霧氣,增加空氣濕度,緩解氣候干燥。同時,它散發到空氣中的水微粒能吸附飄浮在空氣中的塵土,并沉降于地面,防止塵土飛揚,以達到凈化空氣目的,也更有效抑制了施工中飛濺的揚塵,從而確保了工地在施工作業中能夠“安心施工、放心施工。”
施工現場還有一排高大整齊的環保宣傳圖畫,遠遠看去猶如一道亮麗的文化長廊。現場噪音、PM2.5等指標在LED顯示屏動態顯示,實時監測,施工現場的各項指標一目了然。據了解,街道為加強施工現場的綠色文明施工標準和質量,做好全國衛生城市復審工作,通過發放環保明白卡,邀請轄區居民、人大代表當環保監督員等方式監督工地施工,并打造工地綠色圍墻,在美化了工地外圍與城市環境的同時,也向市民展現出城市的發展理念和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內容。“以前一提到工地,馬上會聯想起塵土飛揚的情景,現在的施工現場不僅美了環境,更美了心情。”途經此處的居民說道。
街道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強化力量整合,聯合工地持續深入推進環保綜合治理,做好全國衛生城市復審工作,打贏環境防治攻堅戰,保證施工現場周邊環境的干凈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