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寫中國奇跡發時代先聲 守初心使命為人民擔當 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獲獎者掃描

              2020-11-09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澎湃記者 王小建

              十一月的北京,層林盡染,秋意正濃。11月8日是第21個“中國記者節”,11月6日上午,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頒獎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10名新聞工作者獲得“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10名新聞工作者獲得“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

              “長江韜奮獎”是經中央批準常設的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最高獎,是新聞機構和新聞工作者的最高榮譽,由中國記協組織評選。該獎為每兩年評選一次,其中長江系列10名,韜奮系列10名。

              今年獲長江韜奮獎的新聞工作者中,按所屬媒體來說,有中央媒體,如人民日報社內參部主任王方杰、新華社國內部副主任秦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地方機構管理中心原央視北京記者站站長王小節、經濟日報社評論理論部常務副主任齊東向、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時政部高級記者馮凱旋、中國日報社歐盟分社社長陳衛華、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總編輯王丹鷹。

              有省級媒體,如湖北長江云新媒體集團總編輯鄧秀松,福建日報社新聞研究所所長、屏山記者站站長蘭鋒,羊城晚報社長劉海陵,新民晚報社社長朱國順,江西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兼電視新聞中心主任張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主任楊凱,北京廣播電視臺衛視節目中心主任馬宏,河北長城新媒體集團黨委書記馬來順,青海石油報社社長李云,青海廣播電視臺總編輯李夫成,華龍網集團總編輯周秋含,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新聞中心主任趙林。

              20名獲獎者中,鄭州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社長石大東為此次全國地市級媒體中唯一一個獲獎的新聞人。據了解,這次獲獎,也實現了鄭州新聞界零的突破,河南地市媒體零的突破。該獎設立30年以來,河南媒體界目前共有5位媒體人榮膺此獎,全國地市級媒體人目前獲得此獎不超過10人。

              按獲獎者所在媒體的傳播介質來說,有報紙、通訊社、廣播電視臺、新媒體等。

              據了解,本屆長江韜奮獎獲獎者中,這次有三位新媒體新聞人入選,分別是湖北長江云新媒體集團總編輯鄧秀松,河北長城新媒體集團黨委書記馬來順,華龍網集團總編輯周秋含。新媒體人的獲獎,彰顯“兩獎”與時俱進。他們的獲獎,將為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培養全媒體傳播人才發揮更大示范引領作用。

              從報紙類別來看,獲獎人員有來自黨報集團如人民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福建日報社、鄭州報業集團等,也有來自行業報的,如青海石油報社。此次還有來自晚報都市報的兩位媒體人獲獎:羊城晚報社長劉海陵、新民晚報社社長朱國順。在媒體融合創新的新時代,他們帶領所在的都市報逆流而上,書寫了“擁抱新時代”的篇章。

              從獲獎的廣播電視媒體來看,除原中央電視臺北京站站長王小節外,還有5家廣播電視媒體來自我國“東西南北中”不同區域——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新聞中心主任趙林、青海廣播電視臺總編輯李夫成、江西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兼電視新聞中心主任張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主任楊凱、北京廣播電視臺衛視節目中心主任馬宏。

              從媒體所在區域上來講,獲獎者既包含北京、江浙等相對發達地區的媒體人,也包含東北、中部地區及西北省份的媒體人。

              從獲獎者民族分布來看,既有漢族人,也有來自少數民族的媒體工作者,如福建日報社的蘭峰為畬族人,湖北長江云新媒體集團鄧秀松為土家族人。

              此次獲獎者均是新聞行業的“老兵”,他們中從事新聞行業最久的有36年,分別是湖北長江云新媒體集團總編輯鄧秀松、新華社國內部副主任秦杰、河北長城新媒體集團黨委書記馬來順;從業最短的也有19年,是福建日報社屏山記者站站長蘭鋒。

              從年齡構成來看,20名獲獎者均為“60后”和“70后”,其中“60后”12名,“70后”8名,年齡最小者出生于1978年。從獲獎者事跡來看,他們有的扎根深山、駐扎基層,有的深耕于軍事攝影領域;有在時政新聞類做出突出貢獻,也有長年投身于脫貧攻堅報道的;有基層黨報集團引領媒體深度融合的媒體人,也有在新媒體領域先試先行的媒體人。

              縱覽此次獲獎人員及其事跡,媒體融合和產業發展在我國新聞界各有突破——河北長城新媒體集團黨委書記馬來順,僅用3年時間探索出河北媒體融合發展的“長城之路”,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華龍網集團總編輯周秋含,以“內容+技術+運營”為方向,通過深度融合、數據賦能,持續探索新型媒體集團發展之路。

              鄭州報業集團社長石大東帶領鄭報人在新聞宣傳、媒體融合、產業轉型、人才培養、抗疫宣傳中走在全國前列。

              湖北長江云新媒體集團總編輯鄧秀松是30年的省電臺“老廣播”,用6年時間轉型成為一名新媒體人。他很感慨:“從傳統廣播到新媒體陣地,變化的是平臺,不變的是新聞人的初心,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堅守,是守正創新、服務人民的追求。”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劉德華

              相關新聞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