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鄭州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出臺舉措:自2021年1月20日零時起,未經我市集中監管倉集中檢測、集中消殺、集中賦碼的進口冷藏冷凍肉品和水產品,一律不得儲存、加工、銷售。
新聞發布會上,鄭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冷鏈專班常務副指揮長、鄭州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吳鳳軍說:
隨著進口冷鏈環節輸入疫情風險持續加大,我市自去年10月24日就專門成立了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工作專班,統一組織開展進品冷鏈食品監管工作。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首先對所有首次入鄭的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每車每類每批集中檢測,每箱集中消毒,累計檢測發現陽性物品14起12車貨物,均依照有關規定及時進行了處置;
其次,是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大排查,進一步摸清了我市冷庫和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經營活動的企業商戶底數7400余家;
三是開發啟用了“鄭冷鏈”物防追溯系統,對所有進口冷鏈食品進行全程追溯,累計賦碼428.4萬張。
應該說,通過這幾條措施,對阻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們也看到,由于鄭州是中部地區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也是進口冷鏈食品重要的批發基地,不僅僅承擔著鄭州市、河南省的進口冷鏈食品供應,而且輻射到周邊20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每天的交易量巨大。加之春節臨近,貨物流動更加頻繁。為了進一步織密筑牢疫情防控網,經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依托惠濟區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和中牟縣萬邦市場,分別建立兩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自2021年1月20日零時正式啟用,實行專班專人專管。
發布1號通告,就是要從進口冷鏈食品的入庫環節到終端銷售環節,實施更加科學、嚴格的監管。1號通告是對我市即將投入使用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的具體規定、要求和規范。通告主要包括6個方面,涵蓋了納入集中監管倉管理的進口冷鏈食品范圍、進入集中監管倉之前的報備、到達集中監管倉之后的查驗、洗消及檢測、入庫出庫的登記及賦碼、消費終端的管理以及對于違反規定行為的處理等內容。
一是強化源頭集中監管。自2021年1月20日零時起,凡進入鄭州市的所有進口冷藏冷凍肉品和水產品,在儲存、加工、銷售前必須首先進入集中監管倉,進行集中檢測、集中消殺、集中存儲、集中賦碼、集中監管。
二是強化入庫環節監管。全市所有進口冷藏冷凍肉品和水產品生產經營者,按照“就近、便捷”原則,自行選擇集中監管倉,并提前24小時通過“鄭冷鏈”或“豫冷鏈”追溯系統進行報備。
三是強化出倉環節監管。凡是經過報備進入集中監管倉的進口冷藏冷凍肉品和水產品,都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病毒消殺和核酸抽樣檢測,取得預防性消毒證明、核酸檢測證明、《鄭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出庫證明》,并賦食品安全追溯碼后方能出倉。并根據貨物流向的不同情況,分別進行要求和規范,方便后續監管。
四是強化購入環節監管。自2021年1月20日零時起,鄭州市所有從事進口冷藏冷凍肉品和水產品儲存、銷售、加工的經營單位,必須查驗《鄭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出庫證明》、食品安全追溯碼。否則,不得購入、存儲、加工、銷售。
五是強化終端銷售監管。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向消費者銷售進口冷藏冷凍肉品和水產品的經營活動進行嚴格要求,并對消費者特別是現金支付情況進行相關規范。
六是強化執法監管。市場監管、公安等有關執法部門將進一步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對違反疫情防控規定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依法予以停業整頓等行政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對1號通告的簡要解讀。希望全市生產經營企業及消費者認真學習,深入了解1號通告的相關內容,并嚴格遵照執行。在此,我也提醒廣大市民,在選購加工進口冷鏈食品時,除了掃碼了解有關信息外,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鄭報全媒體記者 丁友明 圖 文字整理 卜貝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