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金融領域哪些內容?釋放了哪些信號?全國人大代表,鄭州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天宇表示,今年的報告干貨滿滿,聽后讓人信心十足、干勁十足,不僅為各行各業送出了實用超值的“大禮包”,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工程注入了新的澎湃“動力”。此外,王天宇就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支持實體經濟、資本市場改革等金融熱點問題,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談存款利率監管:
建議盡快出臺一些具體化措施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
王天宇對此尤為關注。在他看來,為進一步向實體經濟讓利,就需要做好存款利率的監管。
金融系統尤其是中小銀行,目前面臨的主要風險來自于信貸風險。信貸風險的化解導致中小銀行內生利潤大幅度降低,進而導致核心資本的內生補充力度減少。核心資本補充不足,進一步向實體經濟讓利的空間就會受限。
“優化存款利率一方面有利于緩解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市場過度競爭。”他表示,從支持實體經濟角度看,國家關注銀行貸款利率是合情合理的;但建議同時兼顧考慮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使銀行的收益能夠覆蓋風險。
“如果只讓貸款利率下降,不對存款利率進行監管,就會導致存貸利差過快收窄,金融系統特別是中小銀行機構補充資本壓力過大,信貸風險不能快速消化,反而不利于向實體經濟讓利。”王天宇稱。
在加強存款利率監管方面,他也建議盡快出臺一些具體化措施,降低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這有利于中小銀行獲得更多低成本資金,從而更好地向實體經濟讓利。
談中小銀行流動性:
建議適當放松同業負債監管
中小銀行在我國銀行體系中處于重要的基礎性地位,是發展普惠金融、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重要力量。“為引導中小銀行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除了上面說的優化存款利率監管外,還應鼓勵其多渠道增強流動性安全。”王天宇表示。
為此,他提出兩個建議:
一是建議適當放松同業負債監管。王天宇表示,借助大行的同業負債,包括發行同業存單等,是中小銀行增加流動性的一個重要手段。鑒于當前抗擊疫情和恢復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可考慮暫時適當放松同業負債監管,增加中小銀行流動性,更多地支持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
二是建議進一步加大定向降準的力度。在他看來,國有大行流動性較為充足,準備金可暫不下調;中小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準備金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通過降低準備金,可增加中小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流動性,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
談支持實體經濟:
建議從三個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支持實體經濟始終是金融業工作重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再次強調,金融機構要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分。
“這就是要求金融回歸本源。”王天宇認為,對于城商行來說,作為地方金融機構,更要堅守地方,立足本地,支持高科技企業、科創企業以及小微、民營企業發展,推動當地產業結構調整,盡量不要跨區域發展業務,包括跨區域貸款、跨區域融資、跨區域吸收存款等。
如何做到這些?結合多年的工作實際,王天宇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要鼓勵中小銀行更好立足地方、支持好地方,還需政府從三個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一是延續有關優惠政策。建議延續一切有利于支持實體經濟、支持民營、普惠、小微的政策,包括財政稅費優惠、專項再貸款等政策。
二是延長擔保降費獎補政策,建立風險分擔機制。鼓勵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延長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需要完善貸款風險分擔機制。
三是建議人民銀行及監管部門通過補償鼓勵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支持。比如,金融機構擴大信用貸款,包括首貸戶,隨借隨還貸款等,人民銀行可以給予更多財政補償和資金支持,在MPA考核等方面給予有力支持等。
談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監管:
打破金融壟斷,推動金融信息資源共享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強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監管,確保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完善金融風險處置工作機制,壓實各方責任,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過去,我們對P2P、互聯網貸款的監管不太到位,造成了金融市場的混亂。所以應特別強調加強對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的監管。”王天宇稱,過度的金融創新可能擾亂了市場,建議進一步強化對金融科技,尤其是金融控股的資本無序擴張的監管,避免金融風險的外溢,打破金融壟斷,推動金融信息資源共享,鼓勵更多的中小銀行機構能夠享受到國家數據資源,提升中小銀行的實力,從而更好支持中小企業和實體經濟。
談資本市場改革:
讓更多企業、個人直接參與市場融資
央行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社會融資總量為34.86萬億元,其中信貸約20萬億元。金融系統仍然發揮了60%的主力軍的作用。當前,金融系統的風險集聚仍然較大。
因此,對于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到的“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實現常態化的退市機制,加強債券市場建設,更好地發揮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作用,拓展金融市場主體的融資渠道”,在王天宇看來,是非常符合實際的。
“直接融資渠道,一個是債券市場的管理,一個是股票市場的管理。進一步分散金融機構的風險,降低對銀行的融資依賴程度,就需要加強直接融資渠道。”他表示,通過資本市場改革,讓更多的企業、機構、個人直接參與市場的融資,包括購置股票、買賣債券等。金融系統的風險就比較分散,有利于防范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同時,他認為資本市場的改革要加速推進注冊制,讓上市和退市形成常態化的機制,打開資本市場渠道。比如,發展好的企業能上市的就加速上市;發生財務造假、資不抵債、技術性破產的企業,要加速退市。這樣才更有利于規避風險。
談貨幣政策:
不會“大水漫灌”,也不會急轉彎
貨幣政策方面,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與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于去年”相對比,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貨幣政策的表述顯然發生了變化。
“這意味著今年的貨幣政策不會‘大水漫灌’,也不會急轉彎。”王天宇表示,今年還是應該有充足的貨幣供應,來保證這個流動性;同時也不會大規模增長債務,包括居民杠桿、企業杠桿、政府杠桿,都應該有所控制。
“今年的GDP增速定的是6%,我們的社融貨幣供應量的增速不應該高于去年,這樣的增速我認為也是比較合適的。”王天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