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鄭州市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疫苗集中接種行動:不到2個月的時間,完成504萬人、1000多萬劑次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任務異常艱巨。這是又一場波瀾壯闊聲勢浩大的“戰疫”:從市委市政府到各機關單位、各行各業,從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到每一個基層社區,無數黨員干部日夜堅守一線,以構筑全民免疫屏障,守護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思想認識動員全市,將疫苗接種工作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向著目標任務堅定推進。
單日35.56萬劑次、單日45.74萬劑次、單日突破57萬劑次!全市單日接種劑次不斷突破、屢創新高。截至6月30日17時,全市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111.3萬劑次,548.4萬人完成第二劑次疫苗接種,18歲以上人群第二劑疫苗覆蓋率達到57.1%,提前超額完成第一階段40%常住人口504萬人全程免疫程序,標志著鄭州市向全域全人群免疫屏障建立邁出堅實的一步。
推進新冠疫苗接種,是切斷新冠肺炎病毒傳播鏈的重要舉措。鄭州作為擁有1260萬常住人口的國家中心城市、河南省會城市、物流人流口岸城市和重要交通樞紐,推進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在本輪疫苗接種攻堅戰中,鄭州市高位統籌謀劃、高標準提升能力、高頻度宣傳發動、高效率信息支撐、高水平安全保障,充分發揮黨員積極性和先鋒模范作用,如期超額完成了接種目標任務,以卓越的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奧運冠軍孫甜甜接種第二針新冠疫苗
確立目標,壓實責任
高位統籌謀劃疫苗接種工作
自鄭州市在全省率先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以來,各級領導非常重視,各區縣(市)也都把疫苗接種工作擺上最重要的位置。鄭州市疫苗專班綜合組負責人、鄭州市衛健委疾控處副處長牛珊珊說,2020年12月23日到2021年3月25日,鄭州市完成了針對九類重點人群的緊急接種任務。此后,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充分準備,迎接5月6日開啟的全市大規模疫苗接種行動。
鄭州市確立了6月5日前完成504萬人第一劑次接種,6月底前完成504萬人第二劑次接種的工作目標。在全市建立起“市、縣、鄉、村”四級指揮網絡,形成專班對接、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建立“屬地+行業”雙管機制,根據各區縣(市)常住人口數量把目標分解到縣區,再到鄉鎮、到單位、到行業,按照屬地管單位、單位管人員,屬地不漏一個單位、單位不漏一人、接種不漏一人、留觀不漏一人的“兩管四不漏”原則,做到任務清、責任明、推進快。
6月16日深夜,長江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點附近,工作人員走上街頭,招呼符合條件的過往行人接種第二針疫苗。這天晚上,工作人員一直到0點才接種完所有疫苗。這就是鄭州市疫苗接種實施的日清零制度,這種情況,是全市各疫苗接種點的常態。為了提高接種效率,鄭州市建立疫苗動態監測調配機制,實施“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市疫苗專班根據各區縣(市)當日疫苗“清零”情況統籌調配疫苗分配數量,保證疫苗分配不壓苗、不缺苗。全市每周召開疫苗接種工作推進會,成立3個專項督導組拉網式督導,確保疫苗接種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工作人員核對信息
擴容提升,組織保障
確保疫苗接種迅速順利推進
取苗、開盒、摳蓋、抽取、消毒、注射……猶如行云流水,對于接種護士來說,這一套注射疫苗的標準動作,已經重復了不知多少遍。黃河科技學院臨時接種點接種護士祝瑞雪,一天曾最多接種700多針,手指磨得紅腫、出血,拿紗布、創可貼纏一纏繼續干。在鄭東新區民生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個接種臺6小時為456人接種新冠疫苗。
要保障新冠疫苗接種任務的完成,接種能力的提升是重中之重,擴容現有接種單位和設置臨時接種點,使得接種能力得到大幅度全面提升。鄭州市二院疫苗臨時接種門診,設在東院區大學路沿街門面房里。該院疾控科科長田宏茹說,這里已經全部按要求改造成了符合標準的接種點,從臨床一線抽調150名醫護人員,培訓后輪流值守臨時接種門診,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為轄區居民開展接種工作。
據悉,本輪大規模接種行動,全市接種點由274個增加至959個,接種臺2883個,接種醫務人員1.6萬余人、急救人員1909人。配置疫苗存儲冷庫42個,疫苗冷鏈轉運車輛64臺,公安和疾控部門共同打造“疫苗運轉綠色通道”,保證疫苗運轉全天候綠色通行。印發特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實施方案,明確港澳臺同胞和外籍在鄭接種相關要求,確定16個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為外籍人士提供接種服務。
為了確保接種安全,每個接種點嚴格落實“三查七對一驗證”要求,消除人為風險;同時,制訂新冠疫苗安全應急預案,所有接種點全部與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建立對口醫療救治保障機制,醫護人員現場值守;配足配齊救治設備和急救藥品,120救護車值守待命;抽調急診、重癥等518位專家組建17個接種異常反應專家組,開展接種異常反應處置指導。
宣傳發動、信息支撐
充分催化群眾接種積極性
點開微信、抖音,不時就能刷到關于新冠疫苗接種的各種科普文章和短視頻;打開鄭好辦、支付寶等平臺,可以方便地查詢到自己的預約信息、接種憑證……除了高效的組織能力之外,本輪大規模疫苗接種工作的穩步推進,還得益于高效的宣傳動員能力和強大的信息支撐,充分動員和催化了群眾的接種積極性。
“構筑全民免疫屏障,需要你的‘一臂之力’。”在這種氛圍的感召下,不僅廣大群眾接種疫苗的意愿愈發強烈,越來越多的老人也加入到接種隊伍中。鄭大五附院社區管理科護士長宋利英說,接種人群中,老年人的比例明顯增多。二七區福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2歲的老人帶著99歲的老伴兒來打疫苗,該中心公衛科主任何艷霞說,針對高齡接種者,接種門診專門為他們開通了綠色通道,確保他們盡快接種、安全接種。
據悉,全市通過微信、抖音等方式每天發布“防疫公告牌”,已推送健康科普信息及公益廣告19萬余條。利用鄭州市衛生健康委官方微信不間斷推送疫苗接種知識,在學習強國鄭州平臺開設“健康科普”專欄,開展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五進”宣傳活動;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專家“走進直播間”、開展“疫苗接種知識答題送紅包”等活動科普疫苗知識。針對第二劑次接種人群和臨近或超過56天未接種人群,組織點對點宣傳動員,確保免疫程序完成。
與黨史學習教育密切結合,號召全市黨員干部爭當“排頭兵”。以“黨建+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模式,推動下沉黨員干部與村(社區)“結對子”“黨建+多元力量”共同助力疫苗接種工作,推動疫苗接種工作跑出“加速度”。
為了提高效率,方便群眾,市大數據局整合上線的“新冠病毒疫苗預約接種系統”,利用鄭好辦、支付寶、微信平臺實現精準預約,“掃碼完善登記信息”功能讓每人次登記臺登記時間由原來的2~3分鐘縮短至20秒,大大減少了群眾等待時間。“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地圖”的濃縮繪制,“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證明”憑證的電子化,也給群眾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強大的信息支撐,仿佛“潤滑劑”,讓疫苗接種行動推進更加順暢,充分體現了大數據時代高效、便捷的優勢。
鄭報全媒體記者 邢進 通訊員 周二彬/文
鄭報全媒體記者 丁友明 廖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