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核酸檢測現場小伙兒下巴脫臼,骨科醫生現場快速復位

              2022-01-1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汪醫生,有居民在核酸采集過程中疑似下頜脫位!急需幫忙。”1月16日,鄭州市七院骨科醫生汪賀軒正在支援核酸采集工作時接到求助信息,他立即趕到現場緊急施救,很快為下巴脫臼的小伙兒成功復位。

              作為鄭州七院核酸采集醫療隊的一員,1月16日,骨二科醫生汪賀軒隨隊在經開區進行核酸采集任務。上午9時許,臨近采集點的同事突然打來求助電話,“一位20多歲的小伙子在配合核酸采樣后,疑似出現了下頜脫位,嘴巴合不上,需要幫忙!”作為具有多年經驗的骨科醫生,汪賀軒隨即將手頭工作交接后立刻趕到現場。

              “見到患者后,現場經過簡單的檢查,初步診斷是右側顳下頜關節脫位,也就是俗稱的下巴脫臼。這是我們骨科常見的脫位,也是臨床經常遇到、經常診治的一種疾病。”隨即,汪賀軒戴上橡膠手套,很熟練地給小伙子做了手法復位,整個復位過程不過幾秒鐘。

              經過了解,這已經是小伙子第二次出現下頜脫位。在現場,七院心內科護士長孟祥蓓說,“醫生復位后,小伙子很快就恢復了,后續進一步的診治還需要口腔科專家會診,有需要我們會幫他預約。”

              據汪賀軒介紹,顳下頜關節脫位以急性前脫位為主,主要是由于開口的程度過大導致的,例如打呵欠、唱歌、大笑、吃飯時嘴巴張得過大、較長時間嘴巴大張等。急性前脫位沒有得到正確的治療及恢復,可出現復發性脫位。醫生建議,遇到下頜脫位時,患者首先不要驚慌,但也不建議自行進行復位,而應盡快前往醫院尋求專業幫助。同時,患者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復位之后不能馬上大笑、大張嘴、吃硬物,需要提醒大家平時吃東西時注意不要只用一側咀嚼。

              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紅 通訊員 朱凱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王戰龍

              相關新聞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