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日報》報道截圖
《鄭州晚報》報道截圖
“河南已為建設國家創新高地謀劃了‘行動指南’和‘施工藍圖’。”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康利達投資集團董事長薛景霞最關心的是如何把“施工圖”變成“實景圖”。?
科技創新實力進一步提升
今年1月,河南省政府正式印發《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創新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規劃》,為河南省“十四五”期間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施工藍圖”。
“河南嵩山、神農種業、黃河三大省實驗室相繼成立運行,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10家省產業研究院和8家省中試基地正式揭牌……”在薛景霞看來,河南省科技創新實力進一步提升,創新基礎不斷夯實,創新成果持續涌現,科技創新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全省總體科技發展水平穩步提升。但要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河南還需補齊科技創新和高等教育這兩大制約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短板,解決科技整體實力不強、引領帶動能力不足的問題。
全速駛入創新驅動新賽道
薛景霞認為,創新投入偏低是河南省創新能力相對薄弱的重要原因,建議國家對河南繼續增加創新投入,強化資金保障,夯實創新基礎,盡快提高財政資金的研發投入強度,同時優化財政創新資金使用與監管,確保資金用得其時、用得其所,發揮最大效益。另外要鼓勵、支持、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利用創新基金、財政配套、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創新,調動企業創新積極性。
如何打造“軟”“硬”兩大平臺,激活創新集聚效應?薛景霞建議,一方面,圍繞國家戰略需要和河南省優勢特色領域,支持河南省謀劃更多省級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謀劃一批大科學裝置項目、加大工作推進力度、盡快實現國家大科學裝置在河南省布局;另一方面,支持河南引進世界百強名校在鄭州建立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興辦理工類、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
加快推進大數據立法
“我們可以感受到大數據應用在提高社會治理、疫情防控、科技創新等方面呈現出的明顯效果,尤其是行程碼、電子醫保卡、移動支付、人臉識別系統、自動化決策等技術已走進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與此同時,信息泄露、信息濫用等先進技術帶來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逐漸凸顯,強化數據信息安全合規監管的呼聲日益高漲。”薛景霞表示,大數據技術的發展重點也從單一注重效率提升,演變為“效率提升、賦能業務、加強安全、促進流通”四者并重。
“數據治理及發展環境已成為國際化問題,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在國家層面加快大數據立法具有重要和現實意義。”薛景霞說道。她建議,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促進與規范并舉的原則,調研、參考、借鑒地方制定大數據地方條例的成功實踐經驗,爭取大數據立法早日完成。
鄭州全媒體記者 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