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搶抓發展機遇 實現強勢崛起 ——中牟縣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2022-04-13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20220411《河南日報》T04版
              □河南日報縣域經濟調研組


              近年來,中牟縣搶抓鄭汴一體化發展機遇,精準把握“新時代”“高質量”兩個關鍵,高質量發展現代產業,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高水平推動對外開放和鄉村振興,鞏固涵養良好政治生態,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走在全省前列。2020年全縣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達到435.9億元、61億元、158.4億元,產業結構優化為5.7:28.4:65.9,經濟發展水平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經濟綜合競爭力和投資潛力居全國百強縣第80位和第16位,比2016年上升了19個和48個位次,入選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營商環境百強縣和科技創新百強縣。

              推動“產業+城鎮+開放”協同發展 開創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十三五”時期,中牟縣實施創新驅動、開放帶動、協調推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升城市承載功能,全面優化發展環境,探索走出一條“產業+城鎮+開放”協同發展新路子。
              精準定位發展坐標,構建產業發展新體系
              強化鏈群發展、生態閉環、項目為王理念,著眼做好未來“優、擴”文章,持續壯大汽車裝備、文化旅游等主導產業,全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區。一是打造汽車裝備產業集群。依托縣汽車產業集聚區,拓展整車、專用車、關鍵零部件等產業鏈條,積極發展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引導汽車制造、零部件及汽車服務等企業入駐。縣汽車產業集聚區面積拓展到140平方公里,集聚8家整車企業和近400家零部件及服務企業,形成“研發+整車+汽車零部件+檢測+物流+銷售+服務”全產業鏈,成為產值超5000億元的現代化汽車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中牟縣入圍全省縣域工業30強。二是建設文化旅游特色產業集群。積極發展文化創意、時尚旅游和高端商務產業,延伸總部經濟、數字創意、泛娛樂產業、夜間經濟和都市配套服務業,推動“大項目—大企業—大產業—產業鏈”良性循環,構建“3+5”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規劃面積132平方公里,建設10個主題樂園和方特假日等9個高端酒店。建業電影小鎮一期、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等文旅項目和海寧皮革城、杉杉奧特萊斯等商業項目開業運營,成功舉辦金雞百花電影節,吃住行游購娛配套設施更加完善,連續5年入選“最美中國榜”、首批國民休閑旅游勝地、文旅融合發展優秀城市和省級旅游標準化示范縣。三是構建現代化創新發展體系。高標準布局國家級高科技企業孵化器、科研院所等,建設官渡生物醫藥產業園、中科未來冷鏈產業研究院、數字技術產業應用研究院、凱雪院士工作站等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6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86.7%。
              內外兼修提升品位,構建現代城鎮新體系
              緊盯深度城市化發展趨勢,統籌城市空間、規模、產業等因素,完善城鄉基礎設施,持續提升城市品位和綜合承載能力。一是打造更加靚麗的“中牟顏值”。堅持“工匠精神”,下足“繡花功夫”,以文創園核心板塊開發建設帶動城市結構優化,高標準完成一批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道路綜合整治,全面鋪開城市精細化管理路長制,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實現了城市有機更新和動能提升。二是打造最美生態宜居城。實施賈魯河生態治理、三劉寨引黃灌區、中牟森林公園等工程,建成潘安湖公園、史公湖等生態水系,新增綠化面積1.2萬畝,實現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翻番,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綠化模范縣,是鄭州唯一水、氣、土三項全優秀縣。三是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在全市率先完成鄉村振興系列規劃,積極發展都市農業、生態農業,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2020年中牟農產品交易額累計達到5100億元,成為全省農業轉型標桿。官渡鎮“孫莊模式”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劉集鎮率先實現全域城鎮化,雁鳴湖鎮綜合實力邁入全國千強,大孟鎮、劉集鎮綜合競爭力進入中部鄉鎮百強,實現所有鄉鎮全域一體化保潔。四是全力推動人民共同富裕。累計民生支出350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7.7%。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退出,圓滿完成黃河灘區居民遷建任務。城鄉居民就業形勢穩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保持同步增長。
              高水平發展開放型經濟,構建制度型開放新格局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營商環境明顯優化,招商引資力度持續加大,區域協同開放、聯動發展趨勢更加明顯。一是打造鄭州東部開放“橋頭堡”。強化與經開區、航空港區發展聯動,搭乘“四條絲路”快車,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現代物流等外向型經濟,建設占楊國家一級鐵路物流基地,支持河南萬邦走向國際市場,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通道。二是打造鄭開同城創新發展新興區域。持續創新鄭開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統籌推進產業、生態、交通、市政設施、公共服務等綜合布局,力爭盡快實現交通同城、金融同城、電信同城、產業同城、生態同城和教育資源共享。三是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商事制度、土地供應、財政體制等改革,深入推進“萬人助萬企”“一網通辦、一次辦成”等服務,確保95%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十三五”期間,全縣壓縮審批事項承諾時限3363個工作日,壓縮比例達39.9%;新增市場主體近3萬個,進入全省營商環境第一方陣。四是開展“龍頭+配套+協作”精準集群化招商。制定大基建、智能網聯、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招商圖譜,瞄準世界500強、行業前10強開展精準招商、靶向招商,有目標性招引符合中牟產業發展規劃的高精尖企業。“十三五”期間,累計新簽約項目協議資金3371億元,先后引進13家國內外500強企業,利用外資3.1億美元,進出口總額達到94億元。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統籌推進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發展,真正充當了縣域經濟“領頭雁”。一方面打造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中牟縣委、縣政府班子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保落實作用。選拔任用了一批年輕有為、敢于擔當的優秀干部,一級帶著一級干,在全縣營造出合力攻堅、奮發進取、苦干實干的濃厚氛圍。另一方面培育出創優爭先、非首即恥的“中牟精神”。踏準由縣到城轉變的時代節拍,按照“全國找坐標、全省立標桿、全市當先鋒”目標,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發力,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和恒心,推動中牟全方位、各領域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縣域綜合競爭力。
              開拓思路高位謀劃 建設“兩化五強”的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東部新城
              搶抓新發展格局構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鄭開同城化等多個國家戰略疊加機遇,高水平構建現代創新、現代產業、新型城鎮、特色投資和開放體系,推動戰略格局更高、體制機制更活、發展思路更廣、工作舉措更實,建設城鎮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產業強、科創強、文旅強、生態強和法治強“兩化五強”的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東部新城。
              找準未來發展定位,大膽實行特區發展體制
              發揮中牟縣全域處于鄭開同城化示范區中心位置的區位優勢,大膽實行特區發展體制,以體制機制改革賦能縣域經濟發展。一是支持鄭開同城化示范區申報國家級新區。將鄭開同城化示范區按照國家級新區標準進行建設,設置鄭開同城化示范區管理委員會,作為省政府派出機構,由常務副省長擔任管委會主任,參照行使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行政管理職權,行使國家和河南省賦予的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通過高規格配置更加強有力地領導鄭開同城化發展。二是爭取設置“中牟特區”。比照深圳、上海浦東和雄安新區定位,在鄭開同城化示范區設置“中牟特區”,明確中牟為鄭州大都市區拓展區、鄭開同城化發展示范區。支持“中牟特區”創新規劃、土地、要素、財稅、公共服務等制度,探索鄭開同城化發展路徑。做好中牟縣域功能布局新一輪規劃,留足承接省級行政機構、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企業總部、金融機構等核心功能用地,提供更加優質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三是推動鄭開同城化示范區協調聯動發展。以“中牟特區”為試點,優化體制機制,整合要素資源,推動形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協調聯動發展新格局。打破國土空間地理和行政邊界阻礙,科學劃定鄭開同城化先行示范區“三區三線”,實現規劃一張圖、要素供給同城化。適度超前謀劃鄭開同城化交通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優質教育、醫療機構、文化體育等建設,實現區域社保統籌、要素自由流動,提高民生服務供給能力和均衡化水平。
              高水平重塑產業體系,促進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化轉型升級
              找準在鄭開同城產業體系中的位置,編制好中牟縣產業發展規劃,打造具有全國乃至國際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一是做強千億級制造業產業集群。支持汽車制造加快新產品研發和新技術推廣應用,延鏈補鏈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等,擴大專用車競爭優勢,創新發展關鍵零部件,構建更加完善的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系和產業鏈,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專用車生產基地。發展壯大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和數字經濟產業,培育引進“鏈主企業”、平臺企業、終端企業等,增強產業鏈供應鏈彈性韌性。二是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搶抓“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世界級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機遇,培育“文旅+”新型產業和業態,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總部經濟等。支持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發展“數字+文化+旅游”,完善住宿、餐飲、購物及高端優質醫療、教育、居住資源,構建“既有產業、又能生活”的文創旅游新生態。支持建設黃河濕地公園、中牟鳥類濕地公園等項目,打造彰顯中原文化厚度的黃河文化旅游帶。依托濕地生態景觀、5A級景區、生態農業、文化產業園等,分片區打造濱水觀光度假區、時尚創意休閑區、文化體驗靜心區和鄉村旅游度假體驗區。三是大力發展樞紐偏好型產業。瞄準打造空港型、陸港型和虛擬樞紐,做優做強現代物流產業,打造共聯共享的網絡貨運平臺,招引大型快遞公司集散基地或樞紐基地落地中牟;培育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材料制造、維修等現代高端制造業和現代農業;建設國際陸港多式聯運集疏中心,發展汽車零部件、機械配件及電子商務、大數據、金融產業。四是積極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調優農業產業結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鄉村經濟業態,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打造平原地區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新樣板新路徑。五是培育壯大龍頭優勢企業集群。在汽車、文旅文創、新能源、電子信息等領域,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和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積極開展企業上市輔導,提供摸查儲備、培訓輔導、路演對接等全過程服務,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發展。
              發揮“三駕馬車”作用,構建面向未來的特色投資和開放體系
              發揮中牟縣全國最能“買”的消費優勢,推動消費、投資、開放聯動發展。一是以消費規模優勢引領特色產業發展。依托杉杉奧特萊斯、海寧皮革城、萬邦農產品批發市場等消費市場優勢,發展服裝、農產品和文旅產品銷售,營造更多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建設能買能玩能休閑的鄭州都市圈消費目的地。二是以投資體制創新擴大投資規模。支持以省級平臺公司為主體成立省鄭開同城化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為鄭開同城化示范區尤其是中牟特區建設提供融資投資。整合中牟土地、產業、基礎設施資源,建設與萬億級投資規模相匹配的投融資體制機制。三是以開放平臺建設提升開放層級。積極承辦(舉辦)國內外商務展會、國際會議、國際賽事以及國際文化活動,發展國際旅游、新媒體營銷等,提升中牟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申建自貿區創新聯動區和綜保區中牟片區,爭取落地鄭州東部國際陸港,加強與“四條絲路”對接,發展跨境電商、保稅物流、保稅加工等。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打造鄭開同城創新高地
              主動對接和參與鄭開科創走廊建設,培育創新載體、平臺、要素和生態。一是全力推進鄭開科創走廊建設。借鑒武漢城市圈“研發在武漢、制造在城市圈”發展模式,申建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聯動區,整合重組實驗室體系,強化科技、教育、金融融合發展。二是塑造一流創新平臺載體。落實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掛帥”等制度,謀劃布局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和星創天地等,積極爭取大科學裝置、重點實驗室、研究所、產業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和科技基礎設施落地。通過聯合共建等模式,布局和建設一批突破型、引領型省級實驗室。三是積極引進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抓住國家和河南省調整高校布局機遇,在鄭開科創走廊中牟段引進高水平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入駐,構建“人才結構—產業結構—經濟結構”的良性循環圈。
              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打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按照“要素配置講效率、公共服務講均衡”原則,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一是持續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持續推行“萬人助萬企”活動,對重點企業選派服務專員,積極有度為企業提供全程服務。優化政務服務流程,持續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動、優流程,推動職能部門“單個事”變成服務企業“一件事”,實現大數據聯通共享、有序開放。二是打造高標準干部隊伍。以建設高端人才集聚區為目標,面向全國、全省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建立健全中牟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干部人才常態化交流機制,培養選拔一批優秀年輕干部,形成年齡結構合理、專業素質突出、人員相對穩定的黨政干部梯隊。三是構建科學規范的同城交易機制。統籌使用政策、法制、金融等措施,建立信息披露、信用、契約、違約懲戒等機制,實施規范經濟主體交易行為的區域協調性競爭規則,全面防范化解交易糾紛。四是著力打造宜居人文新城。構建同城化綜合交通體系,持續提升城市民生保障水平和城市文化建設水平,建設黃河生態屏障、鄭汴港生態綠心、河湖水系、生態廊道、智慧大腦等,提升城市應對突發性沖擊的能力,打造人文城市、生態綠城、智慧城市、韌性城市。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實現更高水平鄉村振興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一是著力推動規劃先行。立足撤縣設區編制中牟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做美中牟新城,提質特色小鎮,優化鄉村空間和村莊布局,實現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的城鄉統一。二是著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以綠色、高端、高效為方向,積極發展現代農業、都市農業、綠色農業、智慧農業和花園農業,構建農業全產業鏈,推進數字鄉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用最新的技術引領農業農村發展,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三是加快農業人口市民化。以汽車、文旅等產業發展壯大吸引更多的農業勞動力轉移到城鎮,推進全域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公共服務水平均等化,讓農業轉移人口真正市民化,享受市民各種社會待遇。

              分享到: 編輯:閆佳佳 統籌:趙青

              相關新聞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