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賽華 經開時報 李洪永 通訊員 張彥 文/圖
為全力做好新一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轄區居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開區九龍辦事處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以“精準穩慎”為原則,優化“一辦七組”工作架構和職責分工,啟動戰時扁平化管理機制,科學安排、多措并舉,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黨建引領 多方聯動 繪就最美“志愿紅”
把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作為“試金石”,一是成立疫情防控突擊隊、群眾志愿服務隊。實行“定人、定崗、定責”網格化管理,將轄區劃分為四大疫情防控戰區,以排查、防控、服務為工作重點,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網格體系,確保各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二是以解決群眾居家隔離的生活難題為著力點,開展“敲門行動”和上門服務,在居民物資保供、隔離人員心理疏導等方面精準發力,形成“黨建+溫暖”新格局。三是“私人定制”,為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人和小孩,制作核酸檢測信息登記牌,推動高效完成核酸檢測工作。
一屏全觀 高效調度 筑牢智慧 “安全網”
利用智慧管控平臺,通過“兩機一屏”整合群防群控網絡,用大數據為疫情防控賦能增效。一是將轄區17個采樣點納入指揮中心的智慧視頻監控系統,進行統一調度。實施24小時在線監督,主要領導通過視頻信息觀察采樣點情況,現場研判,發出“云調度”指令,實現了“一屏全觀”、全時段覆蓋和問題的高效率、高標準處置。二是無人機成為空中“哨兵”,對轄區街道、公共場所等地方進行不間斷巡查,了解轄區內秩序情況。既能發揮速度快、視野全、覆蓋廣等優勢,還能減少與群眾的直接接觸,為防疫賦新能。三是利用對講機構筑起堅實的疫情防控“保護墻”為指揮部成員單位配備對講機70部,實現了實時指揮、各點聯動、構筑了一張高速信息網,提高了聯防聯控、應急處突能力。
外防輸入 不漏一人 打造病毒“斷頭路”
“體溫正常,請戴好口罩。”“請出示‘兩碼’。”4月16日以來,在310國道坡劉站組建40余人的工作專班,過往車輛一一測溫、驗碼、登記等后,依次有序通行。九龍辦事處310卡點專班的帶班領導表示,如遇有異常情況的司乘人員,會引導至臨時留觀點進行管控,并設置中高風險地區車輛專用道和停車區,嚴格落實人員和車輛的監管工作,守住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關口。同時,啟動“工作專班每日一商討、每事一研判”的應急響應機制,形成專人跟蹤、應急響應半小時的處置機制,切實做到嚴防輸入。
硬核服務 暖企紓困 營商優化出“實招”
組織專班,深入企業,把脈定向,服務前置,以更高的標準、更積極的姿態為企業解燃眉之急,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生產經營的沖擊和影響。一是綜合考慮轄區企業特點,為方便企業職工就近采樣,在大型企業內部、中小型企業聚集地、在建工地密集區、企業職工居住區、職工生活區合理設置17個采樣點,做到采樣、生產和防疫“三不誤”。二是結合第三方公司,組建專業消殺隊伍,主動深入企業,免費為146家企業提供多輪免費消毒消殺。三是密切同企業溝通聯系,組織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安排工作人員下沉企業,主動收集問題,高效解決企業疫情防控“急難愁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