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袁建龍
芒種已啟時雨至,非遺流津薪火傳。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天地之中”登封市中岳嵩山腳下,國家級非遺項目登封窯,省級非遺項目嵩山寶劍、嵩山木雕、木板年畫、泥人劉,以及十多個市縣級非遺項目依次排開,傳承人們一邊做著技藝展演,一邊滿臉自豪講述著各自引以為傲的非遺故事。過往游客仿佛穿越歷史,個個沉浸在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之中,不時嘖嘖贊嘆稱奇。
每年六月份的第二個周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活動主題是“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今年遺產日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接合方式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進一步推動非遺與現代生活相連接,讓非遺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促進人民共享。非遺是古老的文化,如何在保護傳統的基礎上將其融入現代生活,使其煥發時代活力,甚至引領時代潮流,是文化工作者永無止境的追求。讓人民群眾在購買非遺產品、體驗非遺技藝、參與非遺活動中感悟非遺傳承人的工匠精神,尊重、欣賞非遺傳承人的智慧和技藝,感悟非遺產品背后所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也有利于在疫情影響下提振大眾消費信心,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
貼近年輕群體,用年輕人樂于參與的方式傳播非遺。鼓勵年輕人廣泛參與,通過“隨手拍”“云上傳”發現和記錄身邊的非遺,向年輕群體普及非遺知識和保護理念,共同守護“非遺寶藏”。積極推進非遺文創產品線上售賣,既是滿足年輕群體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也是讓更多的年輕人在購買、使用非遺產品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和認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據登封市負責非遺保護工作的同志介紹,少林功夫的國際化傳播,唐宮夜宴的一夜出圈,證明了傳統文化在新時代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讓文化不僅“活”起來、而且“火”起來。
河南省級非遺嵩山木雕代表性傳人王振北專門創作兩款木雕作品——《中國核心》和《人心向黨》,以此抒發作為普通民間藝人、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赤誠之心。作品采用線雕,陽雕,陰雕,透雕等傳統雕刻技法,歷時半個多月完成。
依托非遺和地方特色文化,登封市持續推進文創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工作,登封窯、嵩山寶劍、嵩山木雕、木板年畫、負黍聚銀飾、登封玉雕等非遺項目,已設計開發出數百款文創產品。
今年以來,該市文旅集團、少林寺武術館與文創公司合作,推出少林功夫、天地之中數款數字文創,開拓文創產品研發銷售新途徑。另悉,登封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借助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契機,將組織一系列非遺宣傳和“文化助力經濟”文體活動。非遺宣傳活動組織有“嵩山木雕創新成果展”、嵩山寶劍傳統工藝展、登封窯陶藝體驗課、登封窯線上帶貨直播、文化城非遺展等活動。
文體活動貫穿整個夏季,有文化志愿者文藝演出,健身活動,景區、星級酒店、民宿促銷活動和網紅達人文體宣傳及直播帶貨等。
下一步,登封市將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提升城市煙火氣,溫熱文旅市場,助力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