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第八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河南賽區)復賽順利開賽,晉級復賽的青年學子將通過智慧社區命題線上賽、未來太空車命題線下賽的方式,共同演繹一場“C位出道”的饕餮盛宴。
作為全國性青年科普賽事和教育部批準的2021—2022學年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競賽活動之一,第八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承辦。
本屆大賽圍繞科技創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相關要求,緊扣“智慧、安全、環保”三大主題,設“科普實驗”和“創意作品”兩個類別單元。其中“科普實驗”單元設置“未來太空車”命題中學組比賽項目,而“創意作品”單元則設置“智慧社區”命題大學組和中學組兩個比賽項目。
河南賽區負責中原地區青少年學生的初賽和復賽工作,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河南省科學技術館和鄭州科學技術館共同承辦,截至2022年5月20日,有70所大中院校的584支隊伍通過大賽官網報名,提交有效作品555個。
初賽采用線上方式進行,經評委專家嚴格評審,共有31支隊伍脫穎而出,成功晉級河南賽區復賽,分別是未來太空車命題中學組10個,智慧社區命題大學組11個、中學組10個。
6月14日進行智慧社區命題大學組、中學組復賽的激烈交鋒,15日上午為未來太空車命題中學組復賽。
智慧社區命題,旨在鼓勵學生圍繞家居生活、社區服務等方面去發現實際問題,并利用與人工智能物聯網相關技術,實現多種智能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創作面向未來美好生活新場景的創意作品。
未來太空車命題,鼓勵參賽者將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與創客融合,動手設計、制作出越障能力較強的未來太空車模型,在賽道上完成行駛和攀爬等指定任務。相較于去年的“風能利用小車”命題,難度有很大提升:總質量的限定,使得裝置盡量采用輕量化的材料情況下,如何保證強度更高;只有一個電機,如何制作比較復雜的傳動系統來達到放大動力的效果;障礙物坡面為90度垂直面,對于車體采用剛性體或是柔性體也是擺在選手面前的一道難題。
據介紹,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自2013年起,已成功舉辦七屆,累計吸引26萬大、中學生參與。大賽已在各大中院校及中學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 通訊員 趙艷杰/文 李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