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兩位鄭州愛心市民不約而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捐獻了造血干細胞,為另外兩位素未謀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種子”。
這是一次美好的青春紀念
21歲的王輝是河南工業大學的一名在校生,平日沉默寡言的他卻有一副熱心腸。從2020年開始,王輝就開始參加無償獻血活動,從未間斷。2021年5月13日,王輝加入了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當時他并未多想,只覺得入庫如果能幫助到別人,那就是件值得去做的事。
2022年3月14日,王輝得知自己與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他當即同意捐獻。為了給患者爭取時間,確保在第一時間完成捐獻準備,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王輝在鄭州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高分辨配型、體檢等流程,捐獻時間被定在了7月1日。當捐獻最終完成,王輝由衷欣喜:“能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用特殊的方式為別人送去生的希望,也是對自己大學生活、青春歲月的一份美好紀念。希望患者早日康復,健康平安。”
這是一個黨員的光榮和驕傲
36歲的姬偉來自鄭州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在日常工作中認真而細心,耐性又熱情;在生活中,姬偉也常常向遇到困難的鄰里親朋伸出援手。自從2019年7月4日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姬偉就期待著有一天自己能夠貢獻一份力量。
2020年8月,姬偉與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他毫不猶豫同意了捐獻。然而,由于患者病情惡化,在高分辨配型完成后,捐獻流程被迫暫緩,姬偉的心也跟著揪了起來,此后也時刻掛念著患者的狀況。
直到2022年5月,患者病情穩定下來,當姬偉接到通知捐獻可以繼續進行,他高興地簡直要跳起來。然而,在進行捐獻前體檢時,姬偉被告知轉氨酶指標不合格,需要進行復查。
“千萬不能半途而廢。”抱著這樣的想法,姬偉積極調整飲食作息,最終順利通過復查。捐獻時間被定于2022年7月1日。
雖然經歷一波三折,姬偉最終還是為陌生患者送去了珍貴的“生命禮物”,他說:“身為一名共產黨員,能7月1日完成捐獻特別驕傲,能夠為挽救生命貢獻一份力量,我感覺很幸運。”
據鄭州市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工作站負責人李寧介紹:“目前,鄭州市已有入庫志愿者5.4萬余人,成功捐獻373例,入庫人數與捐獻人數均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但這與患者需求相比,還遠遠不夠。希望有更多18到45歲之間身體健康的愛心人士加入我們,一起為更多血液病患者帶去生命新希望。”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