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冉紅政 通訊員 王紅英 文/圖
今年以來,鄭州市管城區人防辦按照職責使命,采取多項措施,提升應急能力,增強防護實戰意識,積極參與城市建設,服務民生、主動作為,持續推進人防事業高質量發展,在鑄就堅不可摧護民之盾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以工程隱患治理為支撐,詮釋護民擔當
嚴加防范,排查險情。對早期人防工程實行周排查和月巡查制度,重點時間進行重點巡查,做到隱患早發現、早治理、早清除,半年來,共開展工程排查30余次;突出重點,合力攻堅。把災后除險擺在突出位置,成立早期人防工程隱患治理工作專班,將工程隱患治理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找準結合點、切入點,抓住關鍵點、發力點,把一級危害工程列為區早期人防工程安全隱患治理項目(一期),進行實時監控并加快審批和招標手續的推進,緊盯工程進度,狠抓隱患治理推進落實,為轄區群眾筑起安全屏障。兼顧其他。在注重先期治理一級危害工程的同時,也關注二級、三級危害工程,對這些工程加強平時排查,發現墻體裂縫、漏水等情況立即進行治理,確保這些工程在今年汛期內安然無恙。
以防汛搶險為目標,履行使命任務
樹牢意識,落實責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辦上下樹牢災害風險意識,進一步完善人防工程汛期安全責任體系,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真正把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領域、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建立機制,奮力搶險。建立應急搶險機制和多部門協同機制,形成統一指揮、快速反應、調度有序、高效運轉、搶險得力的應急體系,確保險情發生后,能夠有效開展工作,迅速搶險。實戰演練,提升能力。加強應急力量建設,扎實開展業務技能培訓,模擬汛期突發強降雨工程搶險實戰演練,保證搶險隊伍在關鍵時刻能夠“拉得出、頂得上、守得住、打得贏”。物資到位,有備無患。在汛期前完成采購、補充、檢修搶險裝備器材,儲備適量的應急物資,今年又購置救援沖鋒舟一艘、便攜式氧氣瓶若干、防汛膨脹沙袋若干,以防遇到特大暴雨時做到有備無患。強化值守,嚴肅紀律。細化健全防汛值班值守制度,嚴肅值班紀律,充實值班力量,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做到萬無一失。
以宣傳教育為切入點,增強全民防范能力
防災減災,系列宣傳。結合國際民防日、全國防災減災日、利用網絡平臺等形式,通過開展防災減災知識進校園活動、舉辦知識講座及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創新形式,注重防范。在居民社區組織開展應急避險演練,使居民了解防震、防火、防洪水等應對自然災害知識,學習突發事件緊急疏散、自救等技能,切實提高轄區群眾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居安思危,強化意識。以試鳴防空警報為主線,使廣大市民熟悉警報信號規則和疏散隱蔽線路、地點,為疏散安置人員積累了寶貴經驗,為在全區范圍內推廣落實人口疏散體系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以服務群眾為載體,強化避暑工程
把人防工程避暑納涼場所作為為民服務的重要載體,積極開展集休閑娛樂、納涼避暑、體育健身、宣傳教育于一體的公益服務活動,免費開放了南倉街、大衛城等人防工程。對原有老工程進行滲水治理、老化線路更換和電路改建,新增無線wifi設備,設立了人防宣傳欄,制作了圖文并茂的宣傳版面、宣傳手冊,擴大人防知識普及面,不僅為市民提供避暑納涼場所,更方便了群眾生活。目前,轄區居民來此休閑娛樂、消暑納涼時,順便瀏覽人防知識宣傳手冊,學習人防知識已成習慣,普遍反映這是一件便民利民的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