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軍方 通訊員 王水田 王美 李清杰 文/圖
“秋老虎”威猛,田間地頭熱浪襲人。鄭州航空港實驗區洧川鎮農田里,秋莊稼的葉子已經出現發黃情況。連日來,該鎮黨委、政府把抗旱保秋工作作為當務之急,鎮黨政主要領導率領班子成員來到田間地頭,帶領群眾頂著酷暑開展抗旱保秋,鎮農業服務中心安排技術員深入村組進行技術指導。
時節雖過“立秋”,天氣卻依然炎熱。地處雙洎河畔的洧川鎮農村正是秋作物后期生長的關鍵期,持續的高溫干旱,土壤墑情嚴重不足。
“周支書,到現在咱村一共澆多少畝地?”“再有一天多的時間,全村都能普澆一遍……”8月18日上午右,洧川鎮副鎮長李長亮來到該鎮仝莊村,詢問村支書周建偉秋田灌溉進度情況。看著機井里涌出的水被花生咕嚕咕嚕地“喝”下去,李長亮欣慰地笑了。
該鎮37個村的黨支部“領頭雁”按照鎮里工作要求,以“五星”級支部創建為動力,帶著村“兩委”干部紛紛投身到抗旱一線,拓水源、緩旱情、解民憂,使旱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控制與緩解,最大程度降低旱情帶來的損失。
“秋莊稼終于喝到第三遍水啦,今年獲得好收成已基本定局。”看到嘩啦啦的地下水抽入自家的田中,該鎮北街村一農戶笑開了顏。
目前為至,該鎮以投入抗旱勞力2萬余人次,開啟機井700余眼,動各類抗旱工具900余臺(件),抗旱面積達5萬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