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
鄭州城管、交警違停聯合執法工作
正式開展
違停現象將嚴管重罰
10分鐘提醒期內未駛離的車主
將面臨“貼條”處罰
正式執法第一天
現場情況如何?
市民對違停現象嚴格執法是否支持?
嚴格執法期,違停會面臨怎樣的處罰??
↓↓↓
3天內車主可在12123平臺查詢違章信息?
上午9點多,在國基路與豐慶路交叉口的馬路上,多輛汽車停在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內。現場兩名執法隊員為一組,一人負責記錄涉嫌亂停車號牌、時間、路段、車輛顏色等信息,一人則拿著手機拍照取證,將其現場照片以及上述記錄情況,通過聯合執法app,上傳至交管系統平臺,公安交警部門審核后上傳至公安部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形成罰單。
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停管處康焴博介紹,從拍照取證、信息上傳系統,到開出罰單,至少要間隔10分鐘,“10分鐘提醒的目的是讓司機規范停車,能及時糾正的,就不再貼條。”罰單與交警貼的罰單內容基本一樣,只是落款和公章不同,金水區的為“鄭州市金水區城市綜合執法局”,“審核生效后,違停車主3天內可在12123平臺查詢違章信息”。
執法現場,市民呼聲強烈?
在國基路(豐慶路—普慶路)南側,多輛汽車停在機動車道上,其中一輛在某小區的消防通道上,車上污漬較厚,像是長期停放在此處。還有幾輛私家車停靠在公交港灣內,影響乘坐公交的市民通行。
金水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對這些違停車輛進行拍照,錄入信息。車主收到短信提醒10分鐘內,沒有挪車的,依照相關程序進行處罰。
一對剛從公交車上下來的老夫妻,給正在執法的城管隊員豎起了大拇指,“給路都擋住了,必須嚴格處罰。”看到城管隊員正在執法,在非機動車道等紅燈的幾位市民,開啟了吐槽模式,“給電動車擠的沒地方走了”“停車的太沒素質,也不考慮擋不擋路”“必須罰,從嚴處罰”……
基本不存在重復貼條的情況
“被重復貼條怎么辦?”;“城管貼的罰單是不是只針對豫A車牌?”;“違停會面臨怎樣的處罰?”
“基本不會存在城管和交警重復貼條的情況”康焴博介紹,違停數據將通過聯合執法app實時上傳公安交管部門集指平臺,系統有數據信息自動比對功能,重復信息將自動刪除。
此外,交警和城管的分工很明確,二七廣場、火車站等重點區域,以及144條主干道和快速路由公安交管部門查處,次干道、支路背街則主要由城管部門采集證據,由公安交管部門審核后依法處罰。?
“有車牌號的車輛都可以錄入系統,外地車主一樣可以收到提醒短信”康焴博說,違停處罰的內容不變,因為執法主體資格仍是公安交管部門。
聯合執法工作正式開啟前,城管部門出臺了一些停車便民舉措,助力疏導交通:
1.9月8日前,850個經營性停車場,230675個停車位開展首小時免費便民活動。
2.增設道路路內停車泊位3400個。
3.鼓勵企事業單位逐步開放內部停車場讓市民“錯時停車”。
4.利用閑置土地開發76個臨時停車場,提供12101個車位。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谷長樂 /文 周甬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