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產業基金 推動轉型升級”?
?系列報道之四?
?產業培育引“活水” 企業迸發新活力?
鄭東新區北龍湖,秋色遍染。前來打卡的市民絡繹不絕,龍湖全民健身中心是重要一站,作為全國首個兩萬平米氣膜體育運動館,這里是運動健身愛好者的首選之地。
資料圖?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新華 攝
從海底到太空,鞏義市泛銳熠輝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的材料應用于多個領域,從“樹”到“林”,短短幾年時間,該企業已經引進孵化落地多個新材料項目,正全力打造新材料產業集群。
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財富之源。龍湖全民健身中心、泛銳熠輝出彩亮相的背后,離不開全市產業基金的支持。近年來,鄭州市通過健全產業發展基金管理體制,做大基金規模,用穩定泉水引來產業活水,全力做好產業培育“大文章”,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無限動能。
構建“優”制度激發“新”活力
“目前,龍湖全民健身中心月均接待客流量達三萬人次,后續還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完善鄭東新區公共體育設施,助力全民健身快速發展。”鄭東新區建設開發投資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嚴文斌表示,公司參與設立了國家中心城市發展基金、鄭州新發展文體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主要投資的龍湖全民健身中心已對外開放、獲得良好回報。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基金已設立智能制造、科技創新和大數據產業三個子基金,開始為市內高端裝備制造和科技信息產業提供支持。
用好基金“杠桿”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是關鍵。近年來,鄭州市健全基金管理體制,用“優”的制度,激發“管”的活力,提高“投”的效率。
目前,鄭州市已經構建了“政府宏觀指導、部門協調參與、專業機構運作、第三方考核評價”的政府投資基金管理架構。在市級層面成立由市長任主任的鄭州市產業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制定基金頂層管理制度及支持措施,審定基金重大事項,把牢政策方向。
與此同時,按照分級管理、合理制衡原則,組建專業母基金管理公司,建立子基金管理人公開遴選制度、專家咨詢制度、投資決策觀察員制度等,引入知名管理機構負責子基金具體運作,放開中間,充分發揮專業機構的價值發現能力和項目資源優勢。按照公共性原則,引入第三方機構對基金政策目標實現程度、投資運營情況、社會資金放大作用、產業帶動效果等情況進行客觀公正評價,管住后端。
資料圖?李解 攝
發揮“引擎”作用培育新興產業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加快科技創新引領、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在鄭州航空港區,產業基金一直積極發揮“基金引擎”作用,布局了鄭州合晶、光力科技等優秀的半導體企業。鄭州合晶落地鄭州航空港區后,較短時間即完成建設和產能爬坡,目前已實現滿產,盈利能力逐年提升,有效填補了鄭州乃至河南省半導體集成電路基礎材料行業的空白。
充分發揮基金作用,不斷促進產業發展。鄭州按照“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的原則,按照運作模式不同,將市產業基金分為戰略投資類基金、科技孵化類基金和產業培育類基金等三大類,通過分級授權、分類運作,充分借助市場化的方式實現政府戰略意圖。
據介紹,產業培育類基金主要采取母基金投資策略,按照“行業子基金+縣域子基金”的布局實施產業培育。以“基金+產業+項目+人才”為切入點,通過多種方式選擇知名市場化基金管理機構,聯合社會資本設立各類子基金,構建完善覆蓋科技創新、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物流、新基建等重點領域的基金支持體系。
圍繞區域產業布局、特色和優勢,聯合縣區設立縣域子基金支持區域經濟發展,做強縣域經濟。目前,已聯合航空港區設立了規模300億元的鄭州航空港產業發展基金,聯合鞏義市設立了規模20億元鞏義先進制造產業發展基金,聯合新鄭市設立了20億元新鄭戰新基金,此外,規模10億元的高新區紅土創新基金及規模10億元的登封戰新基金已審批通過,正在履行設立程序……一張覆蓋重點產業領域和重要縣區的政府產業投資基金網絡體系正在組建成型。
激揚基金力量厚植“雙創”沃土
今年8月,在中原科技城規劃提升及相關政策新聞發布會上,鄭東新區發布《中原科技城促進創業投資企業發展扶持辦法》,進一步支持初創期企業發展,引導創投企業投早期、投小微、投科技。
為鼓勵創業投資基金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的投資力度,鄭東新區給予投資獎勵與風險補貼。對投資滿5年的科技企業按照投資額5%給予獎勵,最高可達1000萬元;投資風險補貼最可累計獲得1000萬元。同時,還將挖掘一批重點扶持對象,給予地方經濟貢獻獎勵。扶持對象除了創投機構外,還包含高級管理人員。獎勵金額按照貢獻金額給予最高80%獎勵,可以連續拿3年。
理順體制機制,激發活力動力。鄭州市明確考核導向,形成約束到位、激勵有效、富有活力的基金考核激勵機制。建立基金綜合考核制度,量化統計基金投資運作帶動新增投資、引入機構、企業、人才、稅收等社會效益,納入考核評價范圍,明確考核導向,引導基金實現政策目標;明確基金讓利機制,《產業基金辦法》明確了市產業基金可通過讓利退出、讓渡超額收益等方式激勵子基金管理機構和其他社會出資人,更好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明確基金免責容錯機制,《產業基金辦法》支持市產業基金建立盡職免責機制,不對正常投資風險進行追責,激發工作人員干事創業激情。
“鄭州市產業發展基金,尤其是產業培育類基金對于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至關重要。”北京理工大學鄭州智能科技研究院執行院長潘浩儒認為,由于早期創新項目在產業化過程中不確定性大、風險高,目前,國內社會資本、風投更喜好成熟項目,對于科研機構初期創新項目缺乏熱情,所以更需要鄭州樹立長遠眼光,以前瞻思維、戰略眼光,用產業基金做先導,加大對于這些初期創新項目的政策扶持和財政支持,真心實意“扶上馬,送一程”。
潘浩儒表示,相比社會資本對于創新項目普遍缺乏了解的短板,政府產業基金有著先天優勢,比如中原科技城也有產業引導基金,那么依托政府資源,基金與研發機構、企業之間的溝通合作肯定會有著更好的信任基礎,能夠對研發進程進行實時跟蹤,掌握項目核心技術等第一手資料。產業培育是一個長周期、系統性的工作,政府培育類基金更多是引導作用,只需要對創新項目進行前期“跟投”,做到“廣播種”,等項目發展起來“育好苗”以后,便可以騰挪出更多的資金去扶持新生力量的轉化,相信鄭州產業培育類基金會有更大作為。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覃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