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今年秋天,環衛天使們度過一個特別的節日

              2022-10-26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翠 通訊員 李學軍 沈毅秀 文/圖


              秋天,鄭州,10月25日。

              這個十月,晴日漾暖卻清明莊嚴,有些冷白雅凈的感覺。

              少了點喧囂,多了分寧靜,10月26日,環衛天使們將迎來屬于自己的節日——第25屆河南省環衛工人節,在這與眾不同的日子里,奮斗的始終奮斗,堅守的始終堅守。

              請您多停留會兒,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王超:機械化清運車隊隊長

              “芝麻官”散發大力量

              說到垃圾,您會聯想到臟、臭這樣的字眼,想到污水橫流、蒼蠅亂飛這樣的場景。您知道每天會扔多少垃圾嗎?僅僅金水區占比全市日產生活垃圾超過三分之一,從10月9日到10月24日,金水區共收運生活垃圾約1.5萬噸。

              午夜時分,對于從事清運工作20年的機械化清運車隊隊長王超來說,工作才剛剛開始。

              從各個小區清運來的垃圾都集中在了垃圾中轉站,統一裝車,最后由他所負責的車隊運往中牟的發電廠進行統一焚燒,等一切忙完下班,已是凌晨兩三點鐘。

              應對特殊時期,“我是黨員我先上”他一頭扎在垃圾清運工作一線,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人歇車不歇,餓了就在車上啃幾口面包、吃幾口泡面,與所有清運工人們一起24小時堅守,就是為了確保全區垃圾的轉運暢通,日產日清。

              “芝麻官”卻散發大力量,24小時不間斷堅守作業。

              說是隊長,其實就是領頭的,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官”。王超雖天天與生活垃圾打交道,但是一個特別樂觀、工作時全身自帶“發電機”的小伙子。

              “天天聞著垃圾味道,什么感覺?”他說:“剛開始真的受不了那個味兒,現在嘛,聞著和香水味兒也差不多。”

              許玉鳳:環衛中轉站站長

              與垃圾“打交道”是踏實和快樂

              “37年來,我一直跟垃圾‘打交道’,干了一輩子的環衛工,現在想想,留下的居然全是踏實和快樂,我用雙手撐起自己的日子,也用勞動為這座城貢獻了一點點力量”。談起自己的職業經歷,渠西路環衛中轉站站長許玉鳳滿是感慨。

              渠西路環衛中轉站是金水區最大的環衛中轉站,一天能處理120噸生活垃圾,除了每天清晨6點、晚上8點兩次集中垃圾收集中轉之外,期間還會根據轄區衛生狀況,有生活垃圾和城市清掃垃圾清運車定時前來轉運垃圾。

              在這里,工作人員實行四班倒,24小時運轉,確保垃圾日產日清、不積存。

              為了確保中轉站清潔衛生無異味,中轉站日常實行“一車一清掃”的原則,并且站內每天至少要進行三次清潔劑刷洗和消毒。

              袁彬賓:機械化清掃車隊隊長

              “金水作業模式”在全市推廣

              “在部隊,我是一名戰士;現在,我就是一名城市美容師,就是掃干凈路、洗干凈路,提高咱轄區的顏值”。18年來,袁彬賓默默無聞,與塵土為伴,掃出了一條條代表金水形象的通衢大道。

              早上,袁彬賓第一個來到車隊,安排一天的工作,叮囑駕駛員注意安全駕駛和車輛保養事宜等;白天,他堅持上路檢查車輛清掃、灑水情況,有問題及時解決;晚上,他逐個檢查車輛行駛情況、車輛清洗狀況、夜班安排情況。

              經過幾年的工作實踐,機械化清掃車隊率先探索出了“1吸塵-2沖刷-3收污-4刷洗-5洗掃-6保潔”的“六步工作法”,使機械化清掃與人工清掃完美結合。此工作方法使道路車行道凈、標志線清,轄區面貌煥然一新。

              因為效率高、更潔凈,“六步工作法”還被鄭州市行業主管部門稱之為“金水作業模式”并在全市進行了推廣。

              胡翔:公廁管理

              跟妻子約定“看誰服務群眾多”

              “我的妻子是一名醫護人員,一直在疫情防控一線。最近經常見不著面,但是我們有個約定,看誰服務的群眾多。”簡單的事情,堅持干好就不簡單。

              胡翔就是這樣一個不簡單的人。

              自2015年擔任金水區精細化公司經理以來,作為市人大代表,又是從事基層城市管理環衛工作的胡翔持續推動“廁所革命”,新建公廁160座,提升改造公廁60座,推廣使用微信小程序“鄭州公廁地圖”,轄區178座水沖公廁免費提供手紙、洗手液,并張貼溫馨提示、增設綠植、宣傳推行文明用廁等,與居民共建共享,提高如廁舒適度。

              他說:“這活也不累,就是個勤快活,你勤收拾著它就不會臟,也不會有味兒,在清潔標準上一點不能懈怠,每天要勤擦洗、勤消毒,做到‘一客一潔一消毒’。我和我的團隊將一起努力,把品質化的服務和精細化的管理在帶教中傳承下去,讓優質服務走進金水的每一個角落”。

              金水區:42座環衛驛站投入使用

              “小驛站”釋放“大溫暖”

              分布在金水轄區的42個環衛驛站,成了環衛工人的溫馨港灣。

              這42個環衛休息房,注重體現服務功能和實用性,配備了桌椅、空調、沙發、飲水機、微波爐、多功能手機充電器等設施用品,使之成為環衛工人納涼取暖、燒水熱飯的溫馨港灣。

              用環衛工人的話講,進入愛心驛站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舒坦、得勁兒。他們口渴了,來喝一杯熱水;餓了,可以利用微波爐熱飯菜;風雨天氣里,可以到驛站避風躲雨。環衛休息房的設立,真真切切地把黨和政府的關愛及溫暖送到了環衛工人的心坎上。

              金水區城市管理局市容環衛科科長呂煒琦介紹,今年金水區完成8座環衛驛站建設任務,目前共計42座環衛驛站投入使用。環衛驛站的服務半徑在800米至1000米左右,滿足全區環衛工人的使用需求。

              “環衛事業是展現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像他們這樣的環衛工人金水還有很多,他們常年奮戰在清潔改善環境的第一線。美麗環境需要市民的共同努力與愛護,呼吁大家約束不文明行為,讓環衛天使們少一點辛勞,多一點溫暖”,金水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隊隊長聶思民。

              分享到: 編輯:閆佳佳 統籌:張改華

              相關新聞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