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袁建龍 登封時報 陳意冰
上午在社區走訪重點單位,下午檢查賓館疫情防控實名登記,晚上開展巡邏防控......一天下來,他的運動步數早已超過萬步,這是登封市公安局中岳派出所副所長王驏在社區崗位上平凡而充實的一天。他總說:“我的愿望就是轄區平安”,因此,他用忠誠與擔當挑起了社區的平安重擔,在社區小舞臺演繹著人生的大精彩。
王驏,男,32歲,中共黨員,本科學歷,2013年通過政法干警考試,2015年進入登封市公安局先后在刑偵一中隊、網監大隊工作,2022年4月初調至登封市公安局中岳派出所任副所長,無論身處哪個崗位,王驏始終兢兢業業、履職盡責,先后獲登封市公安局優秀共產黨員、反詐之星等榮譽稱號,2022年6月被評為鄭州市公安局第二季度“反詐之星”。
轉變崗位 不變為民初心
中岳派出所位于登封市中岳街道辦事處北高莊村,轄區內有13個居委會,2個行政村,戶籍人口3萬余人,常住人口6萬余人,學校19所,企事業單位76家,加之中岳轄區正在不斷地更新發展,流動人口不斷增多,社區工作壓力不言而喻。
從業務警種調至派出所,對于鮮少接觸群眾工作的王驏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剛開始由于工作不熟悉,轄區各類數據都要銘記于心,且繁瑣復雜,讓王驏感到了力不從心,甚至萌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看到同事們為群眾解決困難后臉上幸福的笑容,王驏將自己退縮的想法“壓”了下去,王驏說道:“我是社區工作中的新人,作為一名人民警察,‘為人民服務’不就是我的初心嗎?做的多才能學的多,多走到群眾中去,總沒有錯......”因此,他事事用心用力,以服務群眾,維護群眾利益,為群眾排憂解難為己任,心中始終牢記管好自己的轄區,讓群眾安全滿意。
他每天穿梭在社區里,及時處理民生警務訴求,不管是噪音擾民還是消防隱患,只要群眾有需要,他都會第一時間主動溝通群眾、耐心講解政策、協調解決問題。他主動貼近群眾,真心實意察民情聽民意、調處化解矛盾糾紛、堅持把工作做到群眾家門口,把服務送到群眾心坎上,架起警民互動交流的橋梁。王驏在崗位上的工作勁頭,得到了領導同事和轄區群眾的一致好評。
反詐勸阻 贏得群眾稱贊
隨著信息化腳步飛速發展,人們生產生活加速向網上轉移,進一步加劇了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電信網絡詐騙成為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高發案件,公安機關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因此在反詐工作中,他不斷地學習總結,積極開展反詐勸阻,4月份以來,王驏接收反詐勸阻指令800余條,見面勸阻200余人次,組織反詐宣傳10余次。
2022年5月7日傍晚,王驏接到市局反詐中心預警指令,轄區陳某可能遭遇電信詐騙需要即刻勸阻。王驏立即與陳某取得了聯系,但當時陳某住在疫情封控區,于是王驏添加了陳某的微信,以視頻通話的方式與其見了面,成功阻止了此次詐騙案件的發生。
“你和家人都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識,避免上當受騙。現在被封控家里物資缺嗎?有需要幫助的你可以隨時微信聯系我。”勸阻結束時,細心的王驏考慮到陳某住在封控區,采購物資可能不方便,便主動關心詢問陳某生活物資方面是否需要幫助。被封控在家的陳某聽到民警的貼心問候很是感動,通話結束后便將截屏和信息發到了社區群里,此時大家知道了一個心系群眾的貼心好民警王驏。
“一句問候本來就是很小的一件事,但群眾卻很受感動,這就更加堅定了自己在社區上工作的決心,我深深地感受到只要我心里想著人民群眾,踏踏實實為民辦實事,就一定會得到群眾的肯定,一定能把工作干好!”王驏如是說。
安全宣講 走進每家每戶
社區警務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毛細血管”,瑣碎繁雜,雖不需要出生入死,工作內容也不驚心動魄,但是社區民警卻是維系轄區平安的重要紐帶,王驏深知,要想社區發案少,防范尤為重要,因此,他常常在轄區開展各類安全知識講解,希望將安全知識送進每家每戶,從事社區工作半年來,王驏共開展各類安全宣講20余次,為1000余人送去了安全知識。
在平時對轄區企業開展安全檢查后,王驏經常對重點場所負責人、從業人員進行防盜、防火、防電信詐騙、禁毒等知識宣講并向公眾宣傳發放安全宣傳手冊,有效提高了公眾的安全生產生活法律意識;每次看到新聞上出現兒童溺水、走失,或者出現交通安全事故的新聞,王驏都會想到轄區小朋友的安全問題。8月8日正值暑假,王驏帶著自己精心準備的課件來到政通路社區,和轄區的小朋友一起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安全知識講座;考慮到反詐中心的民警的專業性,8月份,王驏邀請了反詐中心的民警來到轄區文峰街社區宣傳反詐知識,通過講解身邊近期發生的真實案例,來提高居民反詐意識;10月份,王驏來到酒店進行安全檢查,并對酒店員工和負責人進行了消防安全培訓,最后又組織酒店所有員工進行了一次消防演練,大大提高了酒店管理人員的消防意識和處理消防隱患的能力。
“在社區工作中,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但我相信,我一定能用真心換真心,‘轄區平安’的愿望一定能夠實現!”用心去走進群眾,用愛去服務百姓,用真誠傳播正能量,這就是王驏在社區工作中的“經驗”,每天忙忙碌碌,接觸細節瑣事,為群眾做的卻都是實實在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