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后最忌諱做的事情里,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了濫用藥物、劇烈運動等,卻忽略了一個危險的習慣——熬夜。
近日一項新研究指出,常熬夜的人“陽”后,入院治療的概率增加466%。
《生命時報》結合研究解讀熬夜如何影響免疫系統,并提醒你感染后一定要睡夠覺。
熬夜讓陽后住院概率增466%
近日,一項由挪威卑爾根大學、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發表于美國《國際時間生物學(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期刊的研究顯示,經常熬夜、上夜班,雖然不會增加感染新冠的風險,但“陽”后的重癥風險顯著提高。
該研究分析了來自四大洲、15個國家的7141名參與者,包括中國(香港地區)、美國、巴西、法國、德國等。根據工作狀態,將其分為:
常規日間工作(約占總人數的76.9%);
非定期日間工作(自由職業者、藝術家、研究員等,約占總人數的14.9%);
輪班/夜班工作(約占總人數的8.2%)。
這些受試者在2021年5月~2021年12月期間參加了國際新冠睡眠研究-II(ICOSS-II),基于此數據分析不同人群的新冠患病率及嚴重程度。
以上參與者中共有1134人(15.9%)感染新冠,根據癥狀將感染者分為5類:
無癥狀:未出現疲勞、發燒、咳嗽或其他明顯癥狀,但可能會失去嗅覺、味覺;
輕癥:出現咳嗽、發燒、肌肉疼痛等,但無肺炎;
中癥:非嚴重肺炎,需要接受藥物治療,但不需要額外的氧氣治療;
重癥:有嚴重肺炎,需要接受額外的氧氣治療,甚至靜脈注射;
危重癥:威脅生命,包括需要侵入性通氣或呼吸支持、靜脈注射、敗血癥、心臟病、中風、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
結果發現,在輪班/夜班工作者中,新冠感染率為22.5%,略高于常規日間工作者(17.0%)和非定期日間工作(17.3%)。
輪班/夜班工作者一旦感染,發展為中癥甚至危重癥的風險,以及感染后癥狀超過8周的可能性更高。
具體來說,與常規日間工作的參與者相比,輪班/夜間工作者從輕癥發展為中或危重癥的風險會升高171%,需要入院治療的概率顯著增加466%。
研究人員解釋,這主要是因為晝夜節律紊亂對免疫系統產生著巨大影響,輪班/夜班工作者更容易出現睡眠不足的情況,急性睡眠不足很容易導致:
人體對病毒的易感性增加;
血液中性粒細胞的功能和結構變化;
促炎生物標志物水平升高;
疫苗效力變低。
該研究也從側面提醒:感染后更不能熬夜。
經常熬夜,如何摧毀免疫系統?
和晝夜更替、四季輪回、花開花落等自然現象一樣,人體也有固定的生物鐘,并且生物節律更加多樣:一個晝夜,人的體溫、脈搏、血壓、記憶力、氧耗量、激素分泌水平都在變化,有時候還呈現周期性。
熬夜,這個殺傷力極大的慢性習慣,不僅會擾亂生物節律,還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或加重原有病情。
人體免疫因子多在睡覺時形成,睡眠不足嚴重影響免疫系統T細胞功能,妨礙B細胞產生抗體。
長時間熬夜會導致免疫力降低,剛開始表現為疲勞、精神不振,時間久了,感冒、過敏等“小毛病”也會不期而至。
研究顯示,每晚睡眠時間少于5小時的人,比每晚睡7~8小時的人,受到流感病毒感染的機會要高出82%。
此前,英國薩里大學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同樣證實,每晚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持續一周,人體內就會有711種基因的功能發生改變,其中涉及到新陳代謝、炎癥、免疫力和抗壓等功能。
提倡不熬夜,其實就是在保護并增強免疫力。
增強免疫力并非保證絕對不得病、不被感染,更重要的目的在于,能最大程度預防感染,感染之后身體能扛得住,并盡快康復。
陽了為什么要多休息?
重慶市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劉丁表示,普通人群對新冠病毒都較易感,但不排除極個別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先天缺乏與病毒結合的受體而不易感染。
感染者中的個體差異也很明顯,有的人無癥狀,有的人會持續發燒,有的人四肢酸痛,病情輕重不一樣,個人耐受程度也不一樣。
在機體與病毒的“搏殺”中,體質差、免疫力低的人群顯得很“脆弱”,根本無法抵御病毒的侵襲,癥狀顯得更為明顯,還容易引發舊疾;而體質好、免疫力強的人清除病毒能力強,癥狀輕、病程也短。
感染新冠后的身體處于體能很弱的階段,即使轉陰,也要加強休息,讓免疫力有個恢復時間。
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接受央視采訪時指出,新冠轉陰并不意味著和病毒的戰斗結束,剛轉陰后身體進入了一個相對脆弱的時期,生活和工作節奏都要放緩,不要熬夜。
雖然提倡大家要保證每天7~8小時睡眠,但對于一部分感染者來說,以下幾方面的原因都會影響睡眠質量:
1、身體不適導致失眠
比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對于這類人來說,如果癥狀影響到休息,可以對癥科學服用退燒藥、止咳藥、止疼藥等,必要時去醫院就診。
2、白天躺太久或作息改變
長時間臥床,以前的規律作息被擾亂,導致晚上入睡困難。
建議即使居家隔離,也要保證一定的規律作息,比如看看書、做點不費體力的事,白天盡量減少臥床時間,比如坐著休息。
3、焦慮情緒
比如對癥狀感到恐慌等。建議這類人減少看手機,避開負面消息帶來的情緒影響,可以通過深呼吸、冥想、聽舒緩音樂的方式讓自己平靜。
除此之外,睡前不玩手機、不吃夜宵、保持空氣流通、熱水泡腳等做法都有助提高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