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新進展!魏晉時期大型水道遺跡被發現

              2023-01-09 來源:央視新聞 分享到:

              記者日前從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上獲悉,河南漢魏洛陽城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發現魏晉時期大型水道遺跡,目前發掘總長度超過80米。該發現反映了魏晉時期水利工程的成熟技藝,以及當時國家都城對水資源利用和環境改造的水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副隊長郭曉濤介紹,2021年起,考古隊對漢魏洛陽城宮城千秋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在千秋門門址的闕間廣場下層,發現了魏晉時期的大型地下水道遺跡。“2022年6月發現三條水道,目前又發現一條,四條水道均為石砌,工藝考究。雖然底部高程、規模、砌筑形式略有差別,但四條水道均為從西南向東北并排走向,且時代相同,顯然是經過統一規劃建造的。”郭曉濤介紹,如此大規模布局、細致精美的水利設施在漢魏洛陽城的發掘歷史上尚屬首次。

              考古現場發現,魏晉時期的石砌水道基本是由底板、側板、蓋板構成的水涵洞。其中,水道中間立石隔成兩個水腔分流,蓋板頂面與地面道路銜接,蓋板上還保留方形孔洞,以便雨水收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隊長劉濤介紹,這些水利設施的發現說明漢魏洛陽城構筑有完備的水資源利用系統和水利設施,可見當時已經具備成熟的水利工程技藝。

              劉濤說,研究表明千秋門發掘所獲魏晉時期水道遺跡,應是從宮城外引水入城后,通過石竇伏流的形式,注入宮城北側西游園靈芝池和九龍池內,屬于魏晉洛陽城宮城內園林景觀引水工程的一部分,此后北魏孝文帝亦對該區域水利設施進行了再次利用。

              據了解,水利考古是中國古代都城考古重要組成部分,此次發掘有助于進一步探索漢魏洛陽城皇家園林的形制布局,為深入認識漢魏洛陽城水資源利用狀況和城市布局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持,也為當代城市規劃中水資源的利用提供了歷史借鑒。

              漢魏洛陽城位于河南洛陽,始建于西周時期,前后延續1500多年,其中作為都城的時間長達600年,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目前,相關發掘研究工作仍在進行中。



              分享到: 編輯:卜貝貝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