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即決戰 起步即沖刺”【篤行】
高質高效抓項目 步履鏗鏘挑大梁
——鄭州市深入推進“三個一批”項目建設綜述
奮進中的鄭州朝氣蓬勃、活力無限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新華 攝
1月28日,
當日全省集中開展第七期“三個一批”活動,我市共謀劃“三個一批”項目303個,總投資3068.4億元。這些項目覆蓋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兩新一重”、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為全市未來產業發展蓄勢賦能、再添動力。
“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開展以來,鄭州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高質高效推進項目引進、落地和建設,發揮全省經濟發展“領頭羊”作用,全力以赴走前頭、挑大梁。
“三個一批”項目建設 鄭州全省“挑大梁”
作為省會城市,鄭州肩負“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的發展重任;作為九個國家中心城市之一,鄭州更承擔著支撐國家戰略、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的重大使命。重任與使命在肩,鄭州在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奮蹄疾馳。
抓住項目,就抓住了發展的“牛鼻子”。
在“三個一批”項目建設中,鄭州緊盯簽約落地率、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三率”,堅持精準招商、集群引領、創新服務、強化保障“四步聯動”,構建了以項目建設為引擎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來自市發改委的數字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省開展“三個一批”活動六期,我市共承辦主會場5次,累計入選項目983個,總投資10099.6億元,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均位居全省第一。
其中,集中簽約項目182個、集中開工項目475個、投產達效項目326個。經動態轉化和項目調整后,我市現有六期“三個一批”項目406個,總投資4770.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38.8億元。截至12月底,完成投資1151.1億元,占年度目標的122.6%。
第七期“三個一批”項目,我市謀劃的303個項目總投資超3000億元。其中,“簽約一批”項目34個,總投資1136億元;“開工一批”項目131個,總投資1221.2億元;“投產一批”項目138個,總投資711.2億元。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在鄭州落地生根,成為我市提升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的生力軍,勾勒出鄭州美好未來的新藍圖。
投資大帶動強 產業轉型升級主力軍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個一批”項目充分體現了“未來”屬性、“發展”屬性,在產業轉型升級、新型產業構建中,將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三個一批”項目呈現三大特點:一是投資規模大。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255個,占比26%。二是產業項目占比高。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產業等項目533個,占比達54%;興港新能源產業園、吉利新能源商務車、京東產業園等重大產業項目簽約落地,為全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撐。三是帶動作用強。中國物流總部、比亞迪汽車、超聚變服務器等重大延鏈補鏈項目,將帶動上下游企業加速在我市布局。
就產業帶動而言,“三個一批”項目普遍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正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位于鄭東新區北龍湖中原科技城的超聚變研發中心及全球總部基地建設項目,占地約182畝,計劃總投資50億元,包含研發中心、全球行政管理總部、全球先進計算展廳等功能體。建成后,將致力于算力服務與算力基礎設施兩個戰略方向,吸引更多的上下游制造商、軟件商走進河南,同時將為鄭州提供近4000個高端就業崗位。
位于經開區的上海汽車鄭州產業基地高效節能發動機項目,是我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項目之一。目前一期項目已經建成投產,年產能可達30萬臺發動機。該項目主要建設GS62發動機缸體、缸蓋、曲軸等3條機加工線和發動機裝配線,以及生產車間、站房及廠區設施。項目是由上汽集團獨資擴建的全新項目,一期二期總年產量可達60萬臺發動機,建成后將使上汽鄭州基地成為上汽最大的發動機制造基地。
“項目為王”深入人心 全力以赴招大引強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
持續推進“三個一批”,高質量招引項目就成為重中之重。
堅持大員招商成為去年我市招商引資工作一大特色。2022年,市縣黨政主要領導帶隊拜訪會見重要客商,先后走訪 200 多家企業,推動中國物流、比亞迪、海康威視等重大項目落地,為打造先進制造業高地夯基壘臺。
組建工作專班,形成“大走訪、大推介、大回訪”的招商態勢,去年簽約“三個一批”項目 149 個,投資總額 2241.7 億元,項目投資總額占全市 2022 年招商引資目標的 1/3。
市級領導分包重大招商項目機制、“周例會、月調度、季觀摩、半年考評、年度總評”工作機制、“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這些措施持續加強簽約項目跟蹤服務,推動去年簽約的 149 個“三個一批”項目如期開工。
招商引資不僅是增加重大項目的重要途徑,更是打造全新產業鏈的重要方法。圍繞主導產業,我市建立港資、臺資、日韓、世界500強企業四個利用外資專班和重大外資項目工作專班,常態化開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招商,針對性引進產業鏈中高端和關鍵環企業;制定汽車、電子、物流、智能制造和期貨五大產業圖譜和招商圖譜,按圖索驥精準招商。
突出招大、引強、育新,實行招商引資、招才引智 “雙招雙引”,創新招商方式、拓寬招商渠道、優化招引服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招商舉措,成功為我市“三個一批”活動的項目謀劃儲備保駕護航。
構建項目快建早投好環境 匯聚高質量發展蓬勃勢能
推進高質量發展,項目是第一支撐,發展環境是第一保障。
項目能否落地生根發芽,發展環境是關鍵。
“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開展以來,我市樹牢“項目為王”理念,以“三個一批”“萬人助萬企”活動為抓手,幫助項目單位紓困解難,確保項目快建設早投產。
成立穩經濟重要項目集中攻堅行動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將“三個一批”項目、省市重點項目等納入攻堅范圍,推動重大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達效,為經濟企穩回升提供強力支撐。
創新實施“16141”服務模式,確保項目推進中難以解決的問題,第一時間提交市政府重大項目周例會調度解決。
針對項目建設涉及的用工、用能、土地、資金、環境等要素,每個項目明確一名包保干部,建立常態化對接協調機制。
持續優化項目發展環境,我市精簡手續、提升效率,改革措施不斷深入。
聯審聯批助項目建設提速。建立重點項目聯審聯批“綠色通道”,去年 6 月底前完成省市重點項目聯審聯批事項 1278 項,為項目建設提速打下良好基礎。
創新“區域評估”“多規合一”“多評合一”“打捆審批”等審批服務新模式,受益于新模式,鄭州南站及隴海外繞線工程、新 G107 鄭州境(S312 至S225 段)快速化改建工程等項目提前完成環評審批,航空港區大數據產業園、雙碳產業園等項目提前實現開工建設。
優化營商環境持續發力,營商環境綜合成績連續第 4 年位居全省第一。
辛苦耕耘換來喜人收獲。去年全市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 4706 億元,占年度目標的 101%。
立春將至,又將迎來一個萬物生發季。
新一輪“三個一批”項目建設的熱潮正在綠城澎湃,鄭州實干擔當的新里程再次開啟。一批批高質量項目,必將匯聚成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勢能,助推鄭州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跑出“加速度”!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侯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