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聞辦今天召開河南省“實事惠民生 聚力謀出彩”系列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省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和2023年省重點民生實事具體內容。
2022年省重點民生實事交出答卷
2022年10項省重點民生實事年度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向社會交出了一份溫暖厚實的民生答卷。
第一項實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取證。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我省將“技能河南”列為2022年重點民生實事首位事項,努力讓越來越多勞動者實現“一技在身、一證在手、一條致富路在腳下鋪就”。2022年全省累計開展職業技能培訓432.3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03.2萬人、高技能人才140.8萬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44%、168%、176%。
第二項實事,擴大醫院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這項民生實事進一步提高了醫保服務的便捷性,有效解決了異地生活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普遍遇到的異地門診就醫墊資、往返兩地報銷等問題,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截至2022年底,全省實現了普通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縣(市、區)全覆蓋和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5種門診慢特病費用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縣(市、區)全覆蓋,27670家定點醫藥機構實現了門診費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其中定點醫療機構5154家。
第三項實事,推進城市窨井設施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2022年,圍繞守好群眾“腳底下的安全”,讓廣大群眾從“安居”到“樂居”,全省共維護改造窨井設施30萬座,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8.94萬戶,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5.4%、105.3%。
第四項實事,加快農村交通物流體系建設。補齊農村交通物流設施短板,既是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的重要舉措,也是服務支撐鄉村產業發展的有效手段。2022年全省累計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9789公里,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95.8%;新增客運班線公交化運營行政村1070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7%;在28658個行政村設立了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全省覆蓋面達到64.4%,高于年度目標任務4.4個百分點。
第五、第六項實事,實施學前教育普惠擴容工程和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一老一幼”是關系千家萬戶的重大民生問題,也是百姓幸福指數的重要體現。去年全省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53所、406所,新增公辦學位13.65萬個,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26.5%、135.3%和151.7%;全省673個街道、7334個社區分別覆蓋建設了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養老服務場所,4個省級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試點完成改造10534戶,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已入網1718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71.8%。
第七、第八、第九項實事,提高婦女兒童健康保障水平、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進村(社區)行動。提高婦女兒童健康保障水平方面,2022年全省完成宮頸癌免費篩查84.26萬人、乳腺癌免費篩查86.01萬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5.3%、107.5%;開展免費產前超聲篩查、血清學產前篩查57.67萬例、54.16萬例,孕產婦免費孕早中期產前篩查覆蓋率達到73.5%、高于年度目標任務13.5個百分點;完成新生兒“兩病”篩查77.58萬例、聽力篩查77.45萬例,篩查率分別為98.9%、98.7%,分別高于年度目標任務0.9個、0.7個百分點。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方面,全年對36468名殘疾兒童開展了康復服務,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51%。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進村(社區)方面,全年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進村(社區)活動2540場,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69.3%;開展個案心理咨詢11303人次,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41.3%;建成“青翼家園”工作陣地227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3.5%。
第十項實事,提升移動政務服務能力。加快推進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建設,是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2022年,移動政務服務平臺“豫事辦”注冊用戶數達到7530萬,上線5699個事項,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7.6%、142.5%。
2023年省重點民生實事敲定
會上還介紹了2023年10項省重點民生實事的具體內容。
(一)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取證。持續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全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00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00萬人、高技能人才80萬人。
(二)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全年新開工150所鄉鎮寄宿制小學,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著力解決“城鎮擠、鄉村弱”的教育難題。
(三)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1)開展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訓,全年共培訓1250個家庭醫生團隊和15萬名基層衛生技術人員;(2)加強行政村衛生室基本運行經費補助,加大衛生健康知識普及力度,年底前實現所有行政村衛生室經費補助全覆蓋,著力保證村衛生室正常運轉。
(四)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對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全年完成改造6萬戶。
(五)提高婦女兒童健康保障水平。對農村適齡婦女、納入城市低保范圍的適齡婦女免費開展一次宮頸癌、乳腺癌篩查,各完成篩查80萬人。免費開展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對篩查出的高風險孕婦免費進行產前診斷,年底前實現全省孕早中期產前篩查覆蓋率達到65%,新生兒“兩病”篩查率達到95%、新生兒聽力篩查率達到95%。
(六)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進村(社區)行動。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全年組織不少于3000場次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進村(社區)活動,實現超15000人次青少年個案咨詢,其中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重點青少年群體個案咨詢占比不少于40%,新建200個“青翼家園”工作陣地,切實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七)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對具有我省戶籍或居住證且符合條件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開展康復救助,全年救助不少于2.9萬人。
(八)深入推進城市更新。(1)實施居民用戶燃氣安全裝置加裝,全年完成燃氣用戶安全裝置加裝1000萬戶;(2)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全年新開工改造不少于38萬戶;(3)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窨井設施進行更換改造,加大窨井設施日常養護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
(九)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1)加快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改造農村公路5000公里以上;(2)改造提升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年底前實現75%的行政村設立村級寄遞物流服務站;(3)提高城鄉配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完成5000個配電臺區升級改造,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5000千米。
(十)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推動所有直接兌付到人到戶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通過“一卡通”系統集中發放至群眾社保卡銀行賬戶,全年通過“一卡通”發放補貼項目超230項,惠及群眾2800萬人以上。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侯愛敏/文 周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