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土耳其地震救援面臨哪些難點?中國哪些救援力量前往現場?

              2023-02-08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分享到:

              短短10小時內,兩次7.8級強震,震中相距約96公里。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2月6日9時17分和18時24分,土耳其先后發生兩次震源深度20公里的7.8級地震。余震仍在不斷襲來,綜合土耳其和敘利亞媒體最新報道,強震已致兩國超過5000人死亡、超過2萬人受傷。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此次地震的死亡人數可能會在初期報告的基礎上增加8倍,或將有超過2萬人遇難。

              此次土耳其地震有何特點,為什么造成如此重大的傷亡?救援工作進展如何,面臨哪些難點?中國有哪些救援力量前往現場,將如何參與災區救援工作?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土耳其卡赫拉曼馬拉什震后。新華社 圖

              土耳其自1939年以來遭遇的最大地震,波及敘利亞、黎巴嫩、塞浦路斯、希臘、伊朗等國,人員傷亡可能進一步增加

              深夜,藍白色的光芒不時閃現,打破了城市的靜謐。緊接著,地面晃動、解體,燈光瞬時中斷,黑暗中開始傳來碰撞聲和驚恐的尖叫聲……一段來自土耳其東南部城市安塔基亞的視頻,記錄下了地震發生時的景象。

              當地時間2月6日晚,土耳其宣布全國進入7日哀悼期,國家及駐外單位降半旗,直到2月12日日落為止。

              “在我生命中的40年里,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我至少有3次非常強烈的震感,感覺就像嬰兒床里的嬰兒一樣。”在土耳其南部的加濟安泰普,當地時間6日早上4時17分,艾達姆在家中被晃醒了。為了逃離被損壞的建筑物,人們躲到車里。

              在敘利亞阿勒頗市卡爾米賈巴勒街區,穆罕默德·博什驚魂未定。他幸運地在房屋倒塌前成功逃離,但弟弟、弟媳及三個孩子卻不知所終。阿勒頗衛生局局長齊亞德·哈格·塔哈表示,災難發生后,傷員“一批又一批地抵達(醫院)”。

              2月6日下午,效力于土耳其加拉塔薩雷女足的中國球員李佳悅在微博上發布視頻報平安。畫面中,她仍心有余悸:“早上4點多(當地時間),在睡夢中被房子快要倒下去的震感給震醒了,然后和全隊一起逃了出來。因為阿達納離震中很近,這邊的情況也很嚴重,很多隊友都被嚇哭了,雖然我沒有哭,但是我第一次感覺死亡離自己這么近,感覺還是很害怕。”

              土耳其強震。新華社 圖

              路透社援引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話稱,這一地震是土耳其自1939年以來遭遇的最大地震,但由于救援行動剛剛啟動,且土耳其多地遭受強震和余震襲擊,次生災害還未爆發,因此這次地震造成的傷亡人數還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震后72小時是黃金救援時間,各方正爭分奪秒從廢墟中尋找生還者。“在這種地震情形中,大多數人都是在24到48小時內獲救的,但寒冷天氣可能會導致這一時間窗口縮短。”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自然災害專家分析指出,第一次地震發生在凌晨,熟睡中的人們很有可能被困在廢墟之下,而寒冷天氣讓救援面臨挑戰。

              兩次強震都發生在土耳其卡赫拉曼馬拉什省,震中附近城市密集,土耳其東南部最大城市加濟安泰普市、卡赫拉曼馬拉什市等城市受損嚴重。從雷達衛星的反射信號可以推測,卡赫拉曼馬拉什市及周邊建筑被毀、道路扭曲阻塞、水利設施受損。

              土耳其災害應急管理局稱,震中300公里范圍內有33座大中城市,最近的加濟安泰普距震中僅40公里左右。這場強震同時波及敘利亞、黎巴嫩、塞浦路斯、希臘、伊朗等國,其中敘利亞阿勒頗、拉塔基亞等多個省份遭受的影響尤為嚴重。

              除了人員傷亡,古建筑被毀令人揪心。擁有近兩千年歷史、被視為土耳其堡壘建筑典范之一的加濟安泰普古堡嚴重受損。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城堡的東側、南側和東南側堡體在地震中坍塌,殘垣斷壁紛紛滑落,環繞城堡的金屬圍欄也被震得七零八落,散落在人行道上。城堡旁邊的擋土墻也坍塌了,堡體一些部位出現大的裂縫。此外,加濟安泰普古堡附近一座建造于17世紀的古清真寺也在地震中受損,穹頂和東側墻體部分垮塌。此次同樣遭受強震災害的布爾薩等城,還是古代中國絲綢和茶葉貿易的西端終點。

              此外,土耳其南部哈塔伊省的一條天然氣管道6日早些時候因強烈地震而搖晃。該管道后來發生爆炸,并引發火災。爆炸發生在天然氣管道的兩個不同部分,相距約3公里。敘利亞石油部6日表示,由于強烈地震造成設備損壞,位于巴尼亞斯市的敘利亞最大煉油廠已暫停運營。

              兩次主震間隔時間短、強度大、震源深度淺,兩次地震破裂疊加在一起,所以災害比較嚴重

              密密麻麻的小紅圈,分別以縱、橫兩方向排列,宛如英文字母“T”——2月7日,中國地震臺網速報微博發布了一張土耳其地震余震分布圖,并配文稱,“由此可以看出兩次7.8級地震的震中分別位于兩個不同的斷層分支。強震會形成新的斷層,而且斷層又會孕育新的地震,先有斷層還是先發生地震,這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類似。”

              據土耳其《每日晨報》報道,土耳其所處斷裂帶位于非洲板塊和歐亞板塊之間,從東至西貫穿土耳其,其中歐亞板塊向東緩慢移動。同時,該斷裂還受到來自阿拉伯板塊的擠壓。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土耳其及其周緣區域受到板塊擠壓和碰撞的影響,地質結構不穩,因此地震頻繁。20世紀,土耳其共發生9次震級為7級或7級以上的地震。

              “不同于2022年全球整體地震活動較弱,今年開年以來,全球7級及以上地震已經發生了5次,較為活躍。”四川省地震局研究員杜方告訴記者,另外三次分別發生在瓦努阿圖群島、印尼班達海和印尼馬魯古海。

              “從發生位置看,這5次地震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土耳其2月6日兩次7.8級地震就處于歐亞地震帶上,去年歐亞地震帶較為‘平靜’,未發生7級及以上地震。”杜方說,這次土耳其地震較為特殊,一是屬于“雙震”,發生時間間隔較短,不到10小時;二是兩次震中距離較近,約為96公里。

              大體看來,全球包括太平洋板塊、南美板塊、北美板塊、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南極洲板塊、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等,這些大板塊間還夾雜了一些小的塊體。“這兩次土耳其地震,其實就是兩個小的塊體之間發生錯動,進而引發板塊邊界的錯動。”杜方說。

              具體來看,土耳其境內有兩大地震斷裂帶,其中北部的北安納托利亞斷裂帶過往地震活動更頻繁。但此次土耳其的兩次強震均發生在東南部的東安納托利亞斷裂帶。

              杜方進一步解釋:“從各研究機構做的破裂機制來看,這兩次都是走滑型地震。兩次主震間隔時間短、強度大、震源深度淺,兩次地震破裂疊加在一起,所以災害比較嚴重。”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仕鋐介紹,據以往觀察,土耳其發生的強震往往致災性較強。過去100年,土耳其曾經發生過10次死亡人數超過3000人的地震,地震震級在7.0級至7.9級之間,該國發生的7級以上地震造成的災害往往較為嚴重。這次土耳其地震,第一次7.8級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凌晨4點多,可能會造成較大人員傷亡;該地區房屋抗震能力較差,兩次強震接續發生,建筑的受損程度會更加嚴重。

              對于正在進行的救援工作,杜方也給出了建議:一是要留意強余震,注意避險;二是要注意山體滑坡、塌方和滾石等次生災害,盡可能快速通過危險路段;三是注意地震后隨之而來的暴風雪或凍雨、雨夾雪等極端天氣。

              有專家指出,“最重要的是,在地震風險高、有大地震歷史記錄的地區,政府和民眾要保持足夠的風險意識,做好準備。”

              “地球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地球內部的巖漿活動、能量積蓄從未停止,積累到一定程度,勢必會通過地震、火山噴發等釋放能量。但是地下難深入、充滿未知,地表監測又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現階段要做到精確預報地震,對各國來說都是難題。”杜方說,從盡可能降低危害的角度出發,要注重建筑的抗震設防,比如選址要注意避開活動斷裂帶、留足安全距離等等。

              土耳其所在的歐亞地震帶延伸至中國,此次地震對中國是否有影響?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劉杰表示,中國在歐亞地震帶東邊,土耳其在西邊,兩者之間距離很遠。“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統計了百年來土耳其周邊發生地震后與我國大陸6.0級以上地震的關系,發現兩者之間在三個月內沒有直接關聯。因此會商意見認為,此次地震對我國大陸短期發生較強地震無直接影響。”

              與時間賽跑、同災害作戰,中國救援力量接續出發

              2月7日,天色未明,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T4航站樓,60歲的高之江登上了飛赴香港的航班,在中午抵港后轉機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身著黃黑相間色沖鋒衣,肩背卡其色大包,背包外側綁著一頂橙紅色安全帽——特殊的裝束,意味著特殊的旅程。此行,高之江的身份是公羊救援隊隊員,與他一同出發的還有其余7名隊員。

              公羊救援隊成立于2008年,是公益組織公羊會下屬的一支專門應對災害事故應急響應的國際化專業救援隊伍,成立至今已經承擔國際國內救援任務287次,其中跨國救援行動16次,成功救援近8000人。

              作為中國赴土耳其的首支社會救援力量,高之江和隊員們都是具有國際救援經驗的地震救援專家。他們攜帶了先進的雷達生命搜索儀和破拆救援裝備,還有一名“無言的戰友”:搜救犬。

              “我們收到的任務是在72小時內在廢墟中搜救還有生命體征的人。搜救犬嗅覺靈敏,關鍵時刻能發揮大作用。”高之江說。

              據公羊救援隊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事發緊急,公羊救援隊通宵清點整理設備,隨身攜帶輕型帳篷等救援物資。抵達伊斯坦布爾后,救援隊將驅車數百公里,預計于當地時間2月8號下午抵達地震重災區。

              清晨,先遣部隊火速集結;午后,救援“國家隊”整裝出征。

              “準備好了!”2月7日下午4點多,中國國際救援隊赴土耳其出征儀式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舉行。據悉,這支救援隊由82名隊員組成,主要來自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和應急總醫院。簡短儀式后,他們攜帶4只搜救犬及21噸救援裝備物資,乘國航包機赴土耳其協助救援。

              土耳其地震發生后,中國政府第一時間啟動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機制,決定向土耳其和敘利亞提供緊急援助。“首批將向土耳其提供4000萬元人民幣緊急援助,包括派遣重型城市救援隊、醫療隊,并提供土方急需的救災物資。協調向敘利亞提供敘方急需的救災物資,并加快落實正在實施的糧食援助項目。”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鄧波清表示。

              中國社會各界也向土耳其和敘利亞伸出援手。中國紅十字會已分別向土方和敘方各提供20萬美元援助。當地華人華僑自發組織賑災,目前籌集到帳篷、睡袋、毛毯等賑災物資。中國政府將根據災情發展和實際需要,繼續向土耳其和敘利亞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參加國際救援工作,首先要擁有專業救援隊伍,即經過聯合國認證的中型或重型救援隊。中國是亞洲首個擁有兩支國際重型救援隊的國家,分別是組建于2001年的“中國國際救援隊”和組建于2018年的“中國救援隊”。2003年,阿爾及利亞地震發生后,中國國際救援隊首次邁出國門執行國際救援任務。此后,在印度尼西亞海嘯災區、在尼泊爾地震災區、在海地地震災區……中國救援隊員用一次次英勇無畏的逆行,托舉起生命的希望。

              與時間賽跑、同災害作戰,中國救援力量正接續出發。據悉,藍天救援隊正在聯合中華慈善總會,組織一支由100-120名救援人員構成的重型救援隊奔赴土耳其災區。

              盡管遙隔千里,真情卻不為山海所隔。此時土耳其正值寒冬,大雪紛飛,救援面臨諸多挑戰,人們在社交媒體上刷屏祈愿:“命運與共,共渡難關!”“多救出些人來!”“隊員們一定要平安歸來!”……

              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沒有止境,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災害面前,尤需我們團結一心、守望相助。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