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晚報》版面截圖全國人大代表,登封市石道鄉西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曹蘭英認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必須堅持黨建引領,引進“新農人”,找準好產業。“只要把群眾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去辦,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富牛貸”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鄉村振興,產業為基。曹蘭英說,村民有養牛的習慣。“農村養牛不用啥成本,年輕人都上班去了,老人在家能養牛,婦女在家也能養牛,既能照顧孩子,又能致富,比打工強多了。”提起村里人養牛,曹蘭英談起了自己的看法。
養牛成了西窯村的主要產業。為發展這個產業,曹蘭英積極向上級部門反映爭取,通過與農商銀行溝通協調,推出了“富牛貸”這一普惠貸款產品,支持群眾養牛養羊。
“前幾年我家里生活困難,曹村支書到家里跟我說,有個‘富牛貸’扶貧項目,我通過這個貸款買了幾頭牛。現在都發展到五六十頭,每頭牛賺個三五千塊錢不成問題。”提起“富牛貸”,村民史老康感激地說。“富牛貸”的助力,讓史老康順利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西窯村史老康等第一批嘗到“富牛貸”甜頭的村民,帶動了西窯村廣大群眾的養牛熱情,許多村民都跟著申請了“富牛貸”,通過養牛開始脫貧致富。近年來,石道鄉西窯村十幾家貧困戶借力金融扶貧實現了脫貧致富。
在閃紅霞家的養牛場,偌大的院子兩邊分開飼養著肥壯的黃牛。“當初在家沒事,是曹支書‘逼’著讓俺家養牛,春節前賣了七八十頭,現在存欄近200頭,要不是她當初的‘逼迫’,俺家的日子不會過得這么好。”閃紅霞提起曹蘭英贊不絕口。
隨著養牛養羊戶的增多,西窯村還成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從各個方面對養殖戶進行扶持和幫助。“現在西窯村養牛的有23戶,養羊的8戶,養殖業已成了西窯村的主要產業。”曹蘭英介紹,西窯村已于2018年整體脫了貧。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將引導村民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力爭把西窯村打造成登封最大的養殖基地。
期盼更多“新農人”返鄉創業
“現在村里的年輕人很少,特別是懂技術、愛農業、愛農民的‘新農人’更少。”曹蘭英建議,要千方百計加強鄉村人才振興。
實施“歸雁創業”行動,結合實際制定出臺回鄉創業就業獎勵優惠政策,鼓勵引導流動黨員、外出務工人員、畢業大學生、成功商人、軍隊轉業人員、退休老干部等回鄉創業生活,持續充實人才后備庫。
實施“技能提升”行動,對農村黨員干部、致富能手、技能人才等進行精準化教育培訓,提升市場營銷、專業技能、企業管理、投資融資等方面的能力,從加大供給側改革、提高農特產品質量和農村基層服務等方面拓寬就業創業的視野。
對在農村基層作出突出貢獻的“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在給予精神獎勵的同時,在貸款融資、職稱提升、發放補貼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真金白銀”吸引人才回歸。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