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典故到詩詞歌賦,從“腦筋急轉彎”到“加減乘除”,層出不窮的智力比拼,往往讓人“招架不住”……近日,西安大唐不夜城爆火出圈的“盛唐密盒”,一舉將西安再次推入文旅熱門打卡城市。
隨著文旅市場加速回暖,沉浸式體驗正悄然席卷全國,沉浸式演藝、沉浸式空間、沉浸式主題街區、沉浸式樂園、沉浸式夜游等,成為游客“必打卡”項目。
因具有獨特體驗和強互動性,沉浸式體驗不僅吸引了外地游客,也吸引了本地觀眾,進而帶動交通、餐飲、商超、住宿等本地消費需求快速增長。
據統計,今年3月以來,相比去年同期,沉浸式文旅體驗在美團、大眾點評等平臺上的消費需求增長40%,沉浸式體驗的訂單量增長達58%。沉浸式體驗,不僅彰顯城市活力,也點燃了消費升級,成為本地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萬物皆可沉浸,“花樣”體驗層出不窮
“房玄齡、杜如晦兩位唐朝名仕,乘坐時光機穿越到大唐不夜城,他們會隨機挑選觀眾上臺回答問題,征召賢士。”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盛唐密盒”兩位接梗小能手以“演藝+體驗”的表演形式,為觀眾們打造了沉浸式的游覽氛圍,近日在社交平臺爆火。
在“盛唐密盒”之前,大唐不夜城豐富的沉浸式文旅體驗項目已經多次走紅。從嫣然一笑的“不倒翁小姐姐”,到對詩送肉夾饃的“李白”,這條2.1公里長的步行街區,七大演藝類別,每日精彩不斷,為大唐不夜城大大提升了游客關注度和到達率。
不僅在西安,全國各地紛紛著力打造沉浸式文旅街區,一系列新業態不斷涌現,讓游客擁有更豐富有趣的體驗。
▲全國多個城市結合地域文化特色,不斷推出沉浸式體驗新模式。(圖片來源:大眾點評用戶)
在河南洛陽,參與沉浸式體驗項目《唐宮樂宴》的游客,換上華麗的唐朝服飾,與“狄仁杰”“上官婉兒”共赴古風宴席。在湖北襄陽,唐城景區流光溢彩、游人如織,氣勢恢宏的仿唐建筑群,輪番上演的復古演藝、仙袂飄飄的唐裝秀女,盡顯盛唐氣象。在山東淄博,當地圍繞近來“火出圈”的淄博燒烤,打造美食文化特色IP,解鎖夜游新玩法,同步推出一批游覽專線及“淄博燒烤+”特色文旅主題產品……
據統計,今年3月以來,沉浸式文旅體驗在美團、大眾點評等平臺上的消費需求,比去年同期增長40%。其中,西安“大唐不夜城”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467%,鄭州“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武漢“楚河漢街”、長沙“超級文和友”搜索量分別增長了230%、118%、101%。
除了沉浸式文旅街區,各種沉浸式演出也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
在北京東城美術館后街的77劇場中,全景沉浸劇場《大真探趙趕鵝》的觀眾,被安插在精心打造的西餐廳、歌舞廳、羊湯店、派出所、修車鋪等不同環境當中,每個區域都能看到不同視角的近距離表演,還能參與其中進行各種互動。
在上海浦東陸家嘴正大廣場,影城變成色彩艷麗的樂童劇場,小馬寶莉音樂劇《森林奇妙派對》正在熱演;黃浦江的另一邊,南京東路地標之一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即將迎來新劇場開業,懸疑劇《暹羅旅館》將在c館7樓長期駐演。
美團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平臺上提供沉浸式體驗的商戶數比去年同期增長75%,訂單量同比增長58%。
多元業態融合,為本地消費注入新活力
“今年開年以來,景區展現了強勁的復蘇勢頭。截至3月中旬,游客量達54.8萬人次,沉浸式演藝體驗人數近萬人。”河南隋唐洛陽城景區負責人介紹,景區打造了多個沉浸式文旅體驗項目,讓國風國潮被更多人看見。既傳承了優秀文化,也通過給予游客更有互動感、代入感的體驗。“有很多來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游客,專門在網上搶票,穿著漢服過來游玩,體驗夢回大唐的感覺。”該負責人說。
身著漢服出游的旅客多了起來,直接帶動各地專營漢服的店鋪生意十分紅火。
“過完年后生意特別好,每天都能有100多單,是去年的十多倍。”西安鐘樓附近一家漢服店負責人張昆介紹,穿上漢服邊走邊拍,已經成為西安旅游的熱門選項,80%的客人都會選擇唐制漢服“夜游長安”。周末和節假日,即便是一大早到店,也可能要排隊三小時才能化上妝。
▲沉浸式體驗多元化業態走紅,帶動本地實體持續將流量轉化為銷量。(圖片來源:大眾點評用戶)
?
美團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全國提供漢服體驗的商家數比去年同期增長23%,訂單量增長了近4倍。其中,西安、蘇州、南京、成都、洛陽成為漢服體驗訂單量排行前五的城市。西安漢服體驗店數量同比增長了155%,訂單量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長達到13倍。
漢服體驗,只是釋放沉浸式消費潛力的一個縮影。沉浸式體驗的爆火,撬動了城市“吃、住、行、游、購、娛”等諸多要素,進而帶動交通、餐飲、商超、住宿等本地消費需求快速增長。
據統計,今年3月以來,在美團、大眾點評等平臺上,由沉浸式體驗帶動的到店餐飲訂單量同比提升89%,休閑娛樂訂單量增長58%,門票度假訂單量增長95%,酒店住宿訂單量增長達289%。
“沉浸式體驗走紅,是消費者與本地實體店的‘雙向奔赴’。”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沉浸式消費、即時零售、本地零售等多種新業態不斷融合發展,使本地消費供給的種類和質量不斷提升,在更好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的同時,進而促進本地實體經濟繁榮。從“一陣風”到“一種常態”,沉浸式消費的長久繁榮,未來仍有賴于新業態帶動本地消費供給質量的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