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標桿找差距 提標準奮起追 見標志重轉化 以高新技術產業助力鄭州高質量發展
——訪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張紅軍
“隨全市黨政代表團赴蘇州、寧波、成都考察學習,一路走來感觸很深、啟發很多、收獲很大。”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張紅軍表示,“三地發展理念之新穎、發展路徑之精準、發展成效之顯著,使我們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學到了真經,增強了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學標桿找差距。立足鄭州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的主責主業,對標先進邊走邊看、邊記邊悟,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記得滿滿當當、密密麻麻。張紅軍表示,在高端研發機構和高層次人才集聚、主導產業集聚度、高質量創新創業環境營造等方面,鄭州高新區存在差距,“深感壓力巨大,深感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提標準奮起追。張紅軍表示,針對全區整體規劃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站位不高、戰略定力不強、推項目促發展的新方法新措施不多等“癥結”,鄭州高新區將奮起直追,著力補齊短板、強化優勢,持續在創新源頭供給、主導產業集聚和創新環境營造方面下功夫,對政策、資金、項目、平臺、人才等關鍵要素系統布局,全方位、一體化完善創新體系。
見標志重轉化。“我們要把考察學到的先進理念、經驗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舉措,轉化為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標志。”出臺更多更優政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結合產學研聯盟創建,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積極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企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認真梳理現有支持政策,從人才引進、研發投入、成果轉化等各個環節,通過獎勵、補貼、研發費加計扣除等政策措施,進一步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建立科技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指導并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盡快成長,厚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動力。
持續加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的引進建設和集聚。圍繞主導產業加大布局力度,加大鄭州超互聯新算力基礎設施項目、河南省智能傳感器MEMS平臺、科技部智算中心等項目的謀劃與推進力度,積極爭取市里支持,全面提升創新對新興產業發展的帶動和支撐能力。
持續強化科創與金融的融合發展。近年來,高新區設立科技金融廣場,集聚涵蓋各階段創投機構150家,管理資金超過1500億元,打造了資本力量“1+6”、中小企業成長指數、科技銀行等平臺,出臺了一批金融創新舉措和產品。下一步,高新區將在構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鼓勵金融機構“股權+債權”創新、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培育風投產投產業集群、優化“募投管退”機制、“一產業一基金”產融對接機制、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等方面持續探索,全力打造科創金融深度融合示范區。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穎 劉地
《鄭州晚報》版面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