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指導、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主辦,由鄭州市人民政府、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河南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承辦的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總決賽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30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帶著他們的創意發明角逐象征獲獎者金子般珍貴的發明思路將引領著世界往更美好方向前進的“金氣球”獎杯。
“創新嘉年華”為小發明家們拓寬創新思維空間
此次大賽專門為暫無比賽的小發明家們設置了創新嘉年華,該區域由教育區、創新區、休閑區三部分組成。
我的數字生活、什么是精油……教育區由近20個“小課堂”組成,小發明家們可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學習,這里每個“小課堂”都有老師進行講解。
在創新區小發明家們不僅可以領略體驗到利用機械裝置復活的東方巨獸、科技感十足的電動汽車,還可以對8年級小軍事迷所設計的“自瞄炮”進行挑戰。
在同理心實驗室,不少小發明家正和幾位殘障人士進行交談。工作人員介紹,只有通過交流才能換位思考,小發明家們才能創造出真正適合他人需求的東西。
在休閑區小發明家還可以享受到烤腸、奶茶等美食。
科技為人!每個發明背后都是一份愛心一份責任
智能停車系統、智能升降路燈、防漏氣救生圈、老年人智能眼鏡……在競賽區,小發明家的作品可謂是腦洞大開,但他們的作品都有著科技以人為本的共同點,創作初衷大都圍繞著如何讓人類更好的生活而展開。
來自福州的三年級學生陳睿、江恬玥所發明的“智能交通輔助救援系統”,靈感就來自5月份陳睿遭遇的一場車禍,人雖然沒有大礙,可因為交通擁堵導致救援人員很長時間才趕到現場。
他們設計的救援系統主要依托巡邏汽車,通過圖像對現場嚴重程度進行等級識別,從而采取報警等相應措施,車輛還設置有攔車和語音等設備,可以第一時間對周邊車輛進行勸阻攔截,保障救援生命通道暢通。
小發明家的作品涵蓋了環保、醫療、教育、安全等多個領域。這些創意源起于日常生活和現實社會問題,充分展示了青少年學生們的科創素養以及對焦點社會問題的深入探索。
據了解,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競賽活動屬教育部批準的23項科學素養類中小學全國性競賽活動之一,該活動在國內首次以線下方式舉辦,以科技創意未來為主題,設定了包容與關愛、守護藍色海洋等15個創新公益主題,激發了同學們的科創熱情。
大賽將通過兩天的角逐,評選出金氣球、最佳市場潛力、最佳社會價值、最佳創新、最佳發明原型、最佳發明日志等獎項。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張玉東/文 記者 馬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