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山東德州平原縣地震影響,8月6日,15時07分,K1597次列車到達煙臺站,晚點350分鐘,全列964名旅客安全順利下車,圓滿完成旅客運輸任務,沒有一件旅客不良反映。”列車長楊洪軍匯報時,心里好似卸下千斤擔,因為這一趟列車走得特別不容易。
8月6日,山東德州平原縣地震發生后,鄭州客運段煙臺車隊一組擔當的鄭州至煙臺K1596/7次列車,凌晨2時46分,被迫停留在臨沂南站站外。
正在值班的黨支部書記列車長楊洪軍立即啟動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做好列車應急各項準備工作。
此時列車晚點348分鐘,晚點時間長,旅客情緒反應大,楊洪軍迅速通知值班乘務員在崗在位在狀態,通過車廂廣播向乘車旅客告知列車運行情況,加密車廂巡視頻次,確保列車治安秩序和供電、供水正常。58歲的共產黨員郭志啟心臟放有支架,堅守崗位服務旅客一刻也沒有放松;“旅客在我車廂就是我的朋友。”59歲乘務員楊建林身患糖尿病,在車廂服務重點旅客,叮囑小朋友安全注意事項;班組骨干乘務員祝洪濤為行動不便中旅客送去盒飯,他們用真誠的服務化解旅客焦慮和不安,車內近千人情緒穩定,無突發事件。
“請大家自覺排好隊,不要慌不要急,飯菜充足,保證大家都能吃上熱乎乎的盒飯......”在餐車前,楊洪軍用嘶啞的嗓音,一遍遍喊著不厭其煩地維護就餐秩序。
餐飲作為旅客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到旅客的乘車體驗。列車晚點時間較長,列車楊洪軍對旅客餐飲提出嚴格要求,盒飯保質保量不加價15元一份,百貨商品明碼標價出售,午餐旅客供餐時間提前11點準時開飯,盯住餐車里臺師傅加工飯菜不減料,色香味俱全。 保證了全車旅客人人有飯吃,有水喝,一人不落下。
“只要有一位旅客沒吃上飯,我們工作人員絕對不吃飯。”列車長楊洪軍說。最終,在列車晚點350分鐘的情況下,近千名旅客順利到達終點。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劉丹丹 龔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