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樓道里邊各種味道混雜,現在好了,有了通風換氣的窗戶,樓道里都是清新的空氣。”近日,鞏義市杜甫路街道安康社區的居民看著煥然一新的公共樓道窗戶,樂得直豎大拇指。
據了解,糧食局一號院建于1998年,是一個有著近30年房齡的“高齡”小區。該小區一樓二樓為商戶,三至六樓為住戶,三樓原始樓道窗戶是封閉的,不僅樓道內空氣不易流通,對居民的出行安全也存在隱患。安康社區高度重視此事,經與樓上居民協商,決定對三樓的部分玻璃進行拆除。
拆除過程中,該社區充分發動黨員、居民、志愿者參與,通過凝聚“紅色管家”和志愿者力量,一群“紅色身影”在樓道里穿梭忙碌,有人負責拆玻璃,有人負責剪紗布,還有人負責將紗窗安裝上,大家分工合作、齊心協力,很快便將三樓窗紗安裝完成。
此次事件解決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煩心事”,得到了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下一步,安康社區將繼續堅持居民利益無小事的原則,充分發揮網格員的作用,提高網格化服務管理,從解決居民問題的小事做起,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服務居民,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讓居民有更強的歸屬感、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積極主動解決居民群眾疑難問題,營造社區為民服務新格局。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曉霞 通訊員 李揚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