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件件暖人心。市政府年初承諾辦理的2023年市重點民生實事提交“答卷”。12月25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聽取市政府關于2023年市重點民生實事辦理落實情況的報告。報告提到,今年,全市27個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中,15項超額完成,1項(燃氣安全閥加裝)將于本月底完成。整體來看,我市2023年重點民生實事推進順利,鞏固了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
■答卷已出,請您審閱
城鄉居民就業:21.73萬名高校畢業生來鄭留鄭創業
年內實現了21.73萬名高校畢業生來鄭留鄭創業,完成年度任務的108.65%。
全年累計收購人才公寓項目42個、約5.03萬套(間),完成年度任務的100.6%。
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4.39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88萬人,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110.68%、129.53%。全市完成各級各類補貼性培訓40.62萬人次,完成全年任務的116.06%。
疾病早篩早診:產前超聲篩查5.74萬例
免費為適齡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5.05萬人、乳腺癌篩查5.09萬人,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101%、102%。
免費為新生兒進行“兩病”篩查7.46萬人、聽力初篩7.26萬人、35種遺傳代謝病篩查7.33萬人、耳聾基因篩查7.33萬人。
免費為孕婦提供產前血清生化免疫篩查4.71萬例,產前超聲篩查5.74萬例,對篩查出的高風險孕婦進行免費產前診斷共2007例。
免費為適齡(40歲以上)人群進行腦卒中危險因素篩查5.057萬人。
免費為40~75歲人群進行肺癌早期篩查5.002萬人,發現高危人群數1.69萬例,完成年度任務的100.06%。
養老助殘:建成老年康復床位1500張
全市66家醫療機構已建成老年醫療康復護理型床位1500張,完成全年任務的100%。
對5050名殘疾兒童實施康復救助,完成年度任務的140.28%。
為3.5895萬名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發放通信補貼1292.2萬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05.6%。
城鄉宜居:170萬戶加裝燃氣安全裝置
加裝城鎮燃氣用戶安全裝置170萬戶,正在持續推進。
新增12個水質在線監測點已正式運行,對居民飲用水衛生安全起到有效防范。
文化惠民:1200場文藝演出進鄉村進社區
完成“舞臺藝術進鄉村、進社區”1200場文藝演出活動,完成全年任務的100%,深受廣大群眾歡迎。
完成“鄭州市精品劇目演出活動”30場,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人居環境:新建公園游園57個
完成更新全民健身路徑200條、新增智能健身驛站20個,完成全年任務的100%。
新增綠地479.85萬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務的159.95%。
市區建成區內新建公園游園57個,完成全年任務的142.5%。
推進金水河綜合整治暨“一河兩岸”城市更新,完成河道內行洪工程,提升金水河行洪排澇能力,以“一河兩岸”城市更新6個先行開工示范片區為重點,進一步優化金水河沿線生態環境和配套設施。
農產品便民市場:300家“微菜場”已投用
市內各區規劃一家小型農產品保供配送中心(任務10家)已正常運營。
對已建成的20家標準化農貿市場進行智慧提升和改造,完成全年任務的100%。
布局300家“微菜場”已投用,完成全年任務的100%。
教育資源供給:投用中小學16所
市區新建、擴建中小學15所已全部開工,完成年度任務的100%。今年建成投用中小學16所,增加學位2.52萬個。
停車泊位:共計59.39萬個
全市通過盤活、新建、共享停車泊位共計59.39萬個,完成全年任務的118.79%。
便民高效服務:就近辦方便辦舒心辦
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家門口辦”,建設提升基層便民服務網點,建設提升全市193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網點,實現群眾辦事就近辦、方便辦、舒心辦。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董艷竹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