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河南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字里行間關切民生

              2019-03-06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州晚報》報道版面

              河南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字里行間關切民生

              提升醫療水平 著力培養高端和基層人才

              依法履職盡責,不負人民重托。

              昨日下午,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河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會上,劉宛康、姜明、史秉銳、李濤、李士強、朱是西、李亞萍、盧克平、王登喜、闞全程等(以發言先后為序)代表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就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打好脫貧攻堅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科技創新、高等教育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健康中國建設等話題,踴躍發言,積極建言獻策。

              大力實施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戰略

              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市委副書記、市長 劉宛康

              “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突出了黨的政治領導,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總結2018年的工作實事求是,安排2019年的工作條理清楚,報告用平實的語句直接回應社會最關切的問題。發展成績令人振奮,更加堅定了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也促使我更要做好本職工作,加倍努力,干出成效,爭做無愧于新時代的出彩河南人。”劉宛康說。

              劉宛康表示,近年來,洛陽按照新發展理念,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努力打好富有洛陽特色的四張牌,以創新為引領,積極推進六個轉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老工業基地重新煥發生機,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但是,洛陽還存在發展結構上的不均衡,還存在短板,城鎮化率還不夠高,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還有艱巨的任務。”劉宛康表示,下一步,洛陽將大力實施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戰略,補上短板,下大功夫,確保農業農村不掉隊,二產三產奮爭先。

              劉宛康建議,希望國家盡快把呼南高鐵豫西通道納入到國家的規劃之中,并盡快啟動實施,補上河南西部地區的交通短板。

              大力扶持貧困地區優勢產業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 史秉銳

              “河南是一個人口大省,同時也是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省份。在2013年精準識別初期,全省共有53個貧困縣,有698萬貧困人口。自從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省各級各部門堅盯目標,鉚足干勁,攻堅克難,狠抓落實。”史秉銳說。

              據初步統計,計劃2018年脫貧摘帽的33個貧困縣,有望如期實現脫貧摘帽。這樣,河南脫貧摘帽將達70%以上,河南省2018年脫貧攻堅的任務大頭基本落地。在推進脫貧攻堅進程中,我省成立了14個重大專項指揮部,由副省級領導擔任指揮長,不僅統籌推動,而且當好施工隊長,到一線扶貧,有效帶動全省扶貧干部沉下心去,真抓實干。

              今后兩年我省攻堅脫貧面臨的任務依然艱巨,形勢依然嚴峻,河南還有104萬貧困人口需要脫貧,14個貧困縣需要摘帽,1221個貧困村需要退出貧困序列。越到最后,特困人群占貧困人口的比重越大,脫貧難度越大,并且65歲以上老年人占比越來越大,有效防止返貧的任務越來越重。因此,要穩固脫貧成果,有效防止返貧現象。因為貧困縣經濟基礎薄弱,受各種因素影響,容易出現返貧現象。去年,經過拉網排查,有23萬戶危房需要改造,去年改造了一大部分,今年仍有7萬戶需要改造。

              從形勢分析,可以看到,越到最后,越是難啃的硬骨頭。我們務必保持足夠清醒,把每一項工作認真做好。脫貧攻堅進入決勝階段,我們將以拼命精神,發起沖鋒,堅持標準,確保質量,咬定目標,重點做好“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大力扶持貧困地區優勢產業發展,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的任務,一步一個腳印向“中原更出彩”的奮斗目標邁進。

              加大政策扶持促進鄉村振興

              全國人大代表,沈丘縣馮營鄉李寨村黨支部書記 李士強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兩大戰略,一頭連著貧困群眾的熱切期盼,一頭連著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的相關部署,讓我倍感振奮。

              2012年,李寨村還是人均收入不足2700元的貧困村。6年間,在各級黨委政府傾力支持下,李寨村下足繡花功夫扶貧攻堅成功脫貧摘帽,今天的李寨已經實現土地全流轉,種植結構全調整,產業全覆蓋,基礎設施全完善,就業收入、扶貧兜底全保障,2018年村人均收入達到14380元,較2012年翻了5倍。

              2019年,李寨村將逐項落實總投資1億元的“鄉村振興十件實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李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李士強建議,國家在規劃布局、用地計劃指標分配和審批管理上,對農村建設涉農種養加項目,用地需求應給予更大力度的保障,確保鄉村振興取得更大的成果。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中“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段落內容,建議在“大力弘揚奮斗精神、科學精神、工匠精神”之后,再加上一個“企業家精神”,以此在全社會進一步確立企業家的地位和價值。

              建議實施新興產業用地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許昌開普檢測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亞萍

              “政府工作報告緊貼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直擊社會痛點和難點,聽了以后備受鼓舞,我完全擁護和贊同。”李亞萍說。

              “報告中指出,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這對中小科技企業無疑是個好消息。”李亞萍簡單地算了一筆賬,單就社保繳費負擔降低這條政策,一年就可以讓自己的企業節省30萬元開支。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科技創新也有更加具體的要求,特別提出科技創新要強化質量基礎支撐,推動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接,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讓更多國內外用戶選擇‘中國制造’‘中國服務’。”作為科技領域的代表,李亞萍十分欣喜。

              李亞萍代表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了兩個建議:一是實施新興產業用地政策,支持現代科技企業配套商業規劃用地,從而有效提高科技型企業的配套服務質量,解決企業的后顧之憂。二是調整城市工業用地建筑密度標準,讓企業擁有更多的活力和柔性空間。

              把創新作為破解困難的金鑰匙

              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市委副書記、市長 王登喜

              “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客觀實在,令人振奮。分析問題切中要害,令人清醒。我們熱烈擁護,完全贊成。”王登喜說。

              新鄉市作為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將把創新作為破解各種困難的金鑰匙,打好開放牌,念好人才經,下好改革棋,唱好協同戲,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和水平。

              一是要加強創新能力的建設。抓好引領性平臺的建設,大力培養創新引領企業,支持白鷺化纖、華蘭生物等創新龍頭企業的發展。

              二是要抓好引進工作,重點引進高新技術,大膽地引進人才。去年新鄉市從斯坦福大學引進了一個創新團隊,主攻芯片技術,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芯片進入了中興通訊和小米科技的供應鏈。

              三是要加大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力度,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在鋰電池、虛擬現實、智能機器人、納米材料、石墨稀等領域貢獻新鄉力量。此外,還要加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力度。新鄉市建設了13個產業集聚區的升級版。去年,新鄉舉辦了首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博覽會,麻省理工、劍橋等國內外200多所高校院所參加,形成了140多個合作項目。今年將創新形式、豐富內容,辦好第二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博覽會。

              四是加強科技成果的轉化,支持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包括主板、中小板、新三板、科創板。

              王登喜介紹說,鄭新兩城市民未來將享受一條愜意的生態長廊,它就是沿黃生態帶。新鄉對沿黃生態帶的定位是“中原綠色生命線、鄭新融合發展脈、黃河文化傳承軸”。

              盡快落實降費減稅舉措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天明國際投資集團董事長 姜明

              “政府工作報告總結去年工作實事求是,安排今年工作務實扎實,明確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減稅降費,我完全贊同。”姜明說。

              圍繞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結合河南實際,姜明談了自己的感受。他認為,民營經濟發展迎來新時代。“今年我聽取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注意到報告中多次提到民營企業和營商環境,讓企業多用時間跑市場、少費功夫跑審批,也讓企業家安心搞經營、放心辦企業。”姜明說,這讓民營企業家有一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不僅吃了定心丸、打了強心劑,而且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聽了政府工作報告,我更加堅信民營企業的春天來了,營商環境一定會越來越好,天明國際投資集團對未來信心滿滿。”姜明說。

              對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姜明建議,希望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到的減稅降費、平等保護各類產權的政策措施盡快落實,同時建議由國務院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全國各省市區營商環境進行評價并向社會公布。

              加大對實體經濟和制造業支持力度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黨組書記 李濤

              “政府工作報告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戰略部署,貫徹落實了高質量發展理念。”作為來自工信系統的人大代表,李濤更加關注報告中有關振興實體經濟和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容,一系列降費減稅和改善企業營商環境的措施,都是在支持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發展。

              李濤表示,河南省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發展。 比如,推出12個重點攻關領域,包括裝備制造業、綠色食品、新材料等,還推出對電解鋁、有色金屬等5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具體措施。

              “這些工作我們都在有序推進,更為重要的是智能改造,用技術進步推動產品和市場的升級,讓企業朝著智能化的方向不懈努力,用智能化的數據來武裝工業制造業。”李濤說,結合河南實際,要加快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改造。

              李濤認為,傳統產業的改造、新興產業的培育,都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需要有新的政策體系支撐,要有新的指標體系和評價體系。“這些事情靠一個省來完成非常困難,希望可以在國家層面出臺相關政策,來支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大對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的資金支持力度,降低融資成本,進一步鼓勵和引導專利成果轉化。”李濤建議。

              全力打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組合拳

              全國人大代表,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市長 朱是西

              “政府工作報告有高度、有厚度、有力度、有溫度,內容詳實、文風樸實,充滿了創新,也充滿了擔當。”朱是西說,整篇報告聽后備受鼓舞、催人振奮。

              作為一名來自糧食主產區的代表,朱是西對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農業的內容十分關注。“報告提出,近14億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認為非常重要。”朱是西說,駐馬店作為一個農業大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以推進農業的特色化、產業化、高效化為目標,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重點,全力打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組合拳。

              朱是西表示,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努力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之路。

              結合駐馬店實際,朱是西建議國家充分發揮公共財政功能,對糧食主產區在項目安排、轉移支付等方面給予更多傾斜。同時希望國家圍繞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補齊發展短板。

              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推進“雙一流”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大學黨委書記 盧克平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既是我們做好教育工作的任務書,也是動員令。”盧克平就高等教育,特別是“雙一流”建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盧克平說,過去一年,“雙一流”建設開局良好、進展順利、效果顯著,帶動高等教育實現了更加快速、更高質量的發展。具體到河南,省委省政府把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列入2018年河南省民生實事之一,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支持“雙一流”建設的若干意見,從政策、資金、資源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動“雙一流”建設超額完成了任務。作為“雙一流”建設主體單位,河南大學主動作為,高質量完成了“雙一流”建設年度任務。接下來,河南大學將以高水平黨建引領“雙一流”建設,從干部隊伍建設入手,推動解決突出問題,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切實轉化為加快“雙一流”建設的優勢。

              進入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不均衡、不充分,不僅體現在教學水平、科研水平、社會服務水平上,也體現在辦學治校水平、發展保障條件等方面。

              對此,盧克平表示,“雙一流”建設是國家戰略,建設高校有的是中央部委直屬高校,有的是地方性大學,地方性大學特別是中西部地方高校“雙一流”建設底子薄、條件差、欠賬多,有的還面臨著基本條件建設等任務。建議在制定政策時,比如貸款政策,應充分考慮不同地區高等教育發展階段的現實差異和實際需求,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提供政策供給。

              著力培養高端和基層醫療人才

              全國人大代表,省衛生健康委主任 闞全程

              “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民生篇幅比較大,內容充實。結合河南實際,我們下一步要緊抓落實,提升醫療救治能力。”闞全程說,過去一年,河南在“健康中原”建設上精準發力,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明顯成效。

              闞全程坦言,目前河南在健康工作方面還有一些“痛點”亟待解決:人民群眾壽命還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需要在醫療質量提升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制約我省醫療水平提高的人才問題亟須解決,一方面高層次醫療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基層能力人才數量不足。

              為解決好這些問題,他表示——

              2019年,河南省將著力抓好人才隊伍培養,特別是高端人才和基層人才

              抓好疑難重癥能力提升,通過六大區域中心建設帶動其他學科發展,輻射帶動基層能力提升,使整個河南醫療救治水平得到提升;

              抓好縣域能力提升,依托縣醫院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疑難重癥不出省”的目標;

              抓好健康扶貧工作,確保我省因病致貧返貧人口脫貧不打折。

              同時,還要圍繞“兩個90%,三個100%”,做到90%病人在縣域得到救治,貧困人口的報銷比例達到90%,確保貧困人口100%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現應保盡保;

              確保每個貧困村100%擁有一個標準化村衛生室,擁有一名合格鄉村醫生;

              確保家庭醫生簽約服務100%覆蓋所有貧困人口。


              鄭州全媒體記者 李娜 武建玲 徐剛領 覃巖峰 趙文靜 袁帥 張競昳 董艷竹 趙柳影 翟寶寬


              分享到: 編輯:黃波濤 統籌:劉德華

              相關新聞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