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月20日),華中阜外醫院成功為一例罕見主動脈瓣四葉瓣畸形患者,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此手術在華中地區尚屬首例,標志著華中地區結構性心臟性治療技術邁上了新臺階。
今年67歲的吳先生,多年來深受胸痛困擾,卻一直未查明病因。幾天前,癥狀加重,他來到華中阜外醫院就診,經檢查診斷為:先天性主動脈瓣四葉瓣畸形、主動脈瓣中度狹窄伴重度關閉不全、心功能II級。
據華中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病區主任劉煜昊介紹,四葉瓣畸形是一種極為罕見的主動脈瓣膜疾病, 發生率占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0.003%-0.043%。瓣葉大小不一, 形態不規則,在長期不均衡血流的沖擊下, 主動脈瓣反流加重。
不僅如此,吳先生還有50年的吸煙史,每天抽煙達20-40支,慢阻肺病史10余年,同時患有甲亢、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心絞痛等病癥。
高危因素多,手術難度高、風險大,心內科、心外科、麻醉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了集中討論,最終制定了TAVR治療方案。
在大腿根部股動脈開一個微小的切口,用導管和導絲把人工瓣膜放置到主動脈瓣預定位置,從而徹底解決了患者主動脈瓣狹窄并重度關閉不全的問題。1個多小時后,手術結束,主動脈瓣跨瓣壓差基本消失,返流大大減輕,手術獲得成功。
“傳統的開胸手術,術中往往要進行體外循環,術后需要使用ECMO(體外人工膜肺)輔助,患者需要在重癥監護室里住一星期甚至兩個星期左右才能轉到普通病房。”劉煜昊說,而TAVR技術通過減小手術創傷,加快了恢復速度,大大縮短了住院天數。
鄭州全媒體記者 李京儒 通訊員 朱之韻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