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選推薦1000門左右課程參加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認定3000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備案一批校級一流本科課程……全面振興本科教育,實現全省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河南將啟動實施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計劃,建設適應新時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課程,構建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這是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的信息。
消滅“水課”取消“清考”,教授連續三年不承擔本科課程轉出教師系列
省教育廳日前印發的《關于實施河南省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計劃的通知》提出明確要求:立起教授上課、消滅“水課”、取消“清考”等硬規矩,讓課程優起來、教師強起來、學生忙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根據《通知》,各高等學校要嚴格執行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制度,連續三年不承擔本科課程的教授、副教授,轉出教師系列。嚴格執行課程準入制度,發揮校內教學指導委員會課程把關作用,拒絕“水課”進課堂。嚴格考試紀律,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嚴格課程質量評估,在專業認證、教學評估中增加課程評價權重。
教師培訓常態化,加大教學業績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中的權重
根據《通知》,各高校要以培養培訓為關鍵點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具體措施包括:加強青年教師上崗培訓全覆蓋,新入職教師獲得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等學校培訓部門頒發的證書,方可主講課程;實現教師職業培訓、終身學習全覆蓋,推動教師培訓常態化,將培訓學分作為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教師考核的必備條件。
《通知》還規定,教師要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譬如,強化課堂設計,杜絕單純知識傳遞、忽視能力素質培養的現象;強化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杜絕信息技術應用的簡單化、形式化;強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杜絕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現象。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通知》提出,以教學貢獻為核心內容制定激勵政策,加大優秀課程和教師的獎勵力度,加大教學業績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中的權重。
嚴格考核考試評價科學“增負”,學生要“跳一跳才能夠得著”
《通知》提出,要在“完善以質量為導向的課程建設激勵機制,科學設置課程考核標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增加投入學習的時間,提高自主學習時間比例。
課程目標,堅持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課程內容,強調廣度和深度,突破習慣性認知模式,培養學生深度分析、大膽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和能力;教學內容,體現前沿性與時代性,及時將學術研究、科技發展前沿成果引入課程;教學方法,體現先進性與互動性,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課程設計,增加研究性、創新性、綜合性內容,加大學生學習投入,科學“增負”,嚴格考核考試評價,讓學生體驗“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學習挑戰。
不同類型高校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全覆蓋,打造多樣化特色課程
不同高校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一樣,因此,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和技術資源,建設適應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一流本科課程很關鍵。今后,我省將通過分類建設,實現高水平大學、特色骨干大學、應用型本科院校等不同類型高校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全覆蓋,打造多樣化的一流本科特色課程。按照規劃,經過三年左右時間,河南將建成省級一流本科課程3000門左右,更多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其中,按照教育部“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認定辦法,遴選推薦1000門左右課程參加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從2019年到2021年,完成800門左右省級線上一流本科課程、400門左右省級線下一流課程、1300門左右省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400門左右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00門左右省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認定工作;備案一批校級一流本科課程,突出學校辦學特色和優勢學科專業,推薦申報國家級和省級一流課程。
啟動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師德師風、學術不端問題,一票否決
按照《通知》提出的要求,河南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啟動后,省教育廳將分年度組織專家對各學校申報課程進行認定,經公示后向社會發布,同時向教育部備案。對課程團隊成員存在師德師風問題、學術不端問題、五年內出現過嚴重教學事故,課程內容存在思想性科學性問題的,實行一票否決。
另外,通過河南高校一流本科課程管理服務平臺,省教育廳將對認定的省級一流課程實施動態管理,對課程實際應用、教學效果和共享等進行跟蹤監測。認定為省級一流課程的課程須繼續建設五年,其建設和改革成果在指定的網站上集中展示和分享,且定期更新資源和數據。對于未持續更新完善、出現嚴重質量問題、課程團隊成員出現師德師風等問題的課程,將予以撤銷。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競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