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立即排查!事關所有學生!警方緊急預警

              2023-08-24 來源: 河南省教育廳 分享到:

              17日

              廣東省佛山市反詐騙中心

              發布緊急預警!

              以下詐騙套路針對學生群體

              請家長們注意

              冒充明星詐騙

              12歲的小桐(化名)刷某分享平臺時,看到一個視頻分享了某女明星的QQ號,小桐出于好奇便添加了。


              對方稱發送收款二維碼可以獲得紅包,小桐發送后對方卻說“你操作失誤,要配合我們解凍資金”。

              在對方的恐嚇下,小桐拿了爸爸的手機,聽從對方要求用支付寶轉了2.5萬元到指定賬戶,隨后小桐爸爸發現被騙。

              虛假網絡游戲交易詐騙

              15歲的小文(化名)刷短視頻平臺時看到免費送游戲皮膚的視頻,于是掃描視頻二維碼添加了對方的QQ。

              添加后對方打開了視頻通話,讓小文拿父母的手機來操作,聲稱“只是走個流程,不會產生費用”。

              小文按對方要求拿到了爸爸的手機并打開了支付寶付款碼,隨后對方掃了三次付款碼,共計損失6488元。

              冒充律師詐騙

              12歲的小帆(化名)收到QQ陌生人消息,對方自稱是某網紅的律師,并附上律師證的圖片,對方告訴小帆“某網紅的QQ號被盜,你有犯罪嫌疑”。

              小帆看到后頓時慌了,對方又稱“為了洗脫你的嫌疑,你要拿父母的手機操作一下,如果不配合就報警抓你”。

              說完,對方和小帆開啟視頻通話,小帆打開了爸爸微信、支付寶的付款碼給對方看,隨后銀行卡被刷走9800元。

              防騙提醒





              ?切勿相信網絡平臺陌生人信息:“添加明星QQ號”“你有犯罪嫌疑”“免費發紅包”“免費領皮膚”等話術;?

              ?切勿與陌生人視頻通話和屏幕共享;

              ?當遇到威脅或恐嚇,應第一時間跟父母或老師反饋,尋求幫助;

              ?家長要保管好手機付款碼、支付驗證碼、銀行卡賬號、密碼等重要信息。


              另外

              家長還應該檢查孩子手機

              是否有安裝這些軟件?

              ↓↓↓

              家長注意:

              立即排查孩子手機

              暑假期間

              涉學生群體詐騙警情相對高發

              早前,多地警方

              曾發布過重要提醒

              請檢查孩子的手機中

              是否安裝有“紙飛機”“蝙蝠”

              “事密達”“密聊貓”“海鷗”

              “思語”“BTOK”等密聊軟件

              因為它們是詐騙分子

              最常用來聯系未成年人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用的

              詐騙分子通常在各類游戲、社區平臺等

              發布兼職信息

              以高報酬吸引孩子上當

              請家長學生速速排除、刪除!

              密聊軟件,因其加密通訊的私密性強,尤其是“閱后即焚”的功能,為犯罪分子銷毀犯罪證據提供了便利,使密聊軟件成為“灰色地帶”。

              如今,犯罪分子將服務器從境內轉移至境外,將通訊工具從大眾軟件改為境外密聊軟件或境內小眾聊天軟件,將作案設備從傳統“偽基站”改為使用“貓池”(Modem pool)、GOIP 、多卡寶、VoIP等,這類利用新空間、新設備實施的通訊網絡詐騙犯罪技術性極強,增大了案件查辦的難度。

              未成年人涉世未深,不法分子在密聊軟件上通過花言巧語哄騙未成年人提供個人信息等內容,使其成為違法犯罪行為的“幫兇”,甚至犯下“幫信罪”。

              一起來了解一下,

              什么是“幫信罪”!

              什么是“幫信罪”?

              “幫信罪”即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增設了“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作為刑法第287條之二,其中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警方提醒:


              ●切不要因為一時貪念而把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U盾及對公賬號、手機卡等重要的個人信息出借或出售他人,以免成為網絡洗錢犯罪的幫兇,讓自己滑入違法犯罪的深淵。

              ●重視自己的個人信息安全,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以免給自己的個人信用記錄造成不良影響。

              ●發現非法買賣身份證件、銀行卡、手機卡、對公賬戶、U盾等違法行為時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共同維護健康良好的網絡金融環境!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