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溫暖回家路|背著編織袋、拎著墻漆桶,漂泊一年的他給孫輩備好了壓歲錢

              2020-01-1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漂泊一年,妻子的嘮叨有些讓人想念了,孫子的打鬧聲似乎已經傳入耳中,中國人最大的幸福叫做回家過年,奔波在路上的打工人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春運第一天,上午11點多,鄭州火車站東廣場上,衣著單薄的蔡先生剛剛從出站口走出,就在廣場上直接打開了行李箱,此時鄭州的室外溫度已經接近零度。

              老蔡隨身攜帶的是一個24寸的銀白色行李箱,他拿起一件毛領大衣快速套在了身上,地上行李箱里的東西一目了然,除了幾件衣服,一半的箱體還空著。
              與蔡先生同行的是同鄉的張師傅,兩人同樣來自登封市的一個村莊,去年漂泊到南寧打工一年,直到春節才又回到了故鄉。
              張師傅卻沒有像樣的行李箱,他斜背著一個編織袋,手拎一個白色墻漆桶,這就是他歸家的全部行李,南寧到登封將近2000公里路,這個墻漆桶幫他保持著體力。
              墻漆桶對于在外打工的農民工來說,是租房和出行時非常好用的“裝備”,“不僅可以裝東西,沒有座位了還可以當椅子用,讓辛苦的回家路能輕松一些”。
              張師傅已經58歲,2019年他跟隨蔡師傅前往廣西南寧,兩人在一家公司安裝中央空調,他不怕累,但覺得工資太低,春節后想要尋覓新的活計。

              “老大早些年在礦上打工,后來身體受傷不能再干活,前前后后做了幾次手術,花費近百萬。”
              張師傅有三個兒子,老大35歲,兩個兄弟也都30多歲,三個兒子都成了家,但大兒子家突然出現了變故,年近六旬的他跟隨老鄉走上了出外打工的路, 老張膝下有孫子、孫女共8人,這兩年他和妻子分工,妻子在家全心全意照顧兒孫,他辛苦一整年,本想趁著過年再掙些錢,卻又怕下雪阻擋了回家的路,糾結兩天后終于和老鄉一起放下手中的活兒,早早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雖然辛苦,但能夠有一張車票回家過年,老張還是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給孫輩的壓歲錢他已經準備好,只等著大年初一享受兒孫們的祝福。
              “老張,趕緊走吧,趕緊去看看今天的票還有沒有了。”蔡師傅的催促響起,老張連聲應著急忙提起墻漆桶,兩人又奔向了對面的長途客運中心站。
              回家的路,它充滿了辛苦,但我們只要努力向前,就會無比心安。


              鄭報全媒體記者 汪永森 實習生 劉地 文/圖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黃修成

              相關新聞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em id="f01fy"></em>

                  1. <em id="f01fy"></em>

                      <div id="f01fy"><label id="f01fy"></label></div>

                      <em id="f01fy"></em>
                      <button id="f01fy"><menu id="f01fy"><small id="f01fy"></small></menu></button>

                      <div id="f01fy"></div>
                        1.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