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怡辰 通訊員 楊蕙寧
羅瑞霞,中原區區委巡察辦的一名黨員,10月17日到惠濟區長興路街道長興社區裕華美晨小區給親戚送物品,因疫情形勢復雜,突然被通知她親戚所在小區的樓棟要臨時封控,面對這一突發情況,一時之間,她和該樓棟里的居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
黨旗所指就是行動所向
“封控幾天啊?”“能下樓嗎?”“消殺完了沒?”“家里菜都不夠咋辦?”……猝不及防的封控頓時讓7號樓居民群里炸開了鍋,一條條疑問和消息牽動著羅瑞霞,“我能為大家做些什么呢?”她心想。
心中有黨,遇事不慌。看到樓下飄揚的黨旗,紅馬甲、大白以及社區和物業人員忙碌的身影,“有了!”羅瑞霞立即聯系該小區物業和社區工作人員,“我是黨員,我申請就地轉崗,當一名小區志愿者!”“太好啦!我們正缺人手呢,太感謝了!”社區人員連聲道謝。做好登記后,羅瑞霞急忙套上紅馬甲,戴好黨徽,就這樣,開始了她的志愿服務工作。
黨徽光芒溫暖居民心房
封控剛開始,不少居民有恐慌情緒,甚至有的都不敢下樓丟垃圾,還有出現高空拋垃圾等危險行為。面對這樣的情況,羅瑞霞主動作為,申請陪同入戶為封控樓棟居民做核酸的醫護人員,對封控樓棟居民的擔憂和焦慮情緒及時進行疏導。“咱注意衛生,開窗通風,病毒不會找上門的,社區和小區都在努力,垃圾清運、清潔消殺、物資配送都在有序進行,您們放心吧。”“有沒有要丟的垃圾,我幫您捎下去.....”雖然隔著口罩,但是她一次次柔聲細語地提醒、一句句耐心地詢問,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溫暖著封控樓棟的141戶293名居民的心田,讓封控在家的居民心理上得到了慰藉,內心的恐慌得到了緩解。
羅瑞霞不僅利用入戶的機會對封控居民耐心細致地勸解,而且還會將溫馨提醒張貼在樓棟電梯口,通過該樓棟居民微信群發送提醒,錄音小喇叭循環播放等多種方式做好封控樓棟居民的心理疏導。在她不懈的努力下,大家也漸漸恢復了平靜的心情,按照社區工作人員的統一要求,有序做好居家隔離。樓棟的居民們都說,“正是有了像羅瑞霞這樣的黨員志愿者身影,讓我們在面臨突發事件、困難時,心里不慌了!”
黨員服務守護居民安康
行勝于言,在群眾需要的時刻,羅瑞霞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把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寫在抗疫崗位上,把忠誠和擔當體現在抗疫工作中。封控期間,她和十多名像她一樣的黨員志愿者一起承擔起了該封控樓棟內的各項志愿服務任務,早上六七點天還未透亮,就和入戶核酸采樣的醫護人員一同,挨家挨戶上門為封控的居民做心理疏導;中午短暫的休息時間,在該樓棟居民物資采購發放等工作崗位上,你會看到她同社區工作人員、物業人員一起忙碌的身影;下午,她又會默默地拿著簸箕和掃帚,對該封控樓棟的衛生及居民放在門口的生活垃圾進行清掃;晚上也停不下來,時刻關注著該封控樓棟居民群里的消息,對居民的問題和牢騷及時進行答復解釋;居民都安然睡去時,她還在加班加點完成本單位交付的工作……。
10月25日,該小區7號樓終于解封了,羅瑞霞依然穿著紅馬甲,戴著黨徽,到長興社區各個核酸檢測點做著掃碼、秩序維持等志愿服務。就這樣,不知不覺她已經堅持了半個多月,現在仍然還在疫情一線為居民服務著。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自“三起來”活動開展以來,羅瑞霞在疫情防控一線用自己的語言和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體現著責任擔當,哪里任務險重、哪里群眾需要,就有她沖鋒在前、擔當作為的身影,她同其他黨員們為人民群眾構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紅色防疫墻”,守衛著千家萬戶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