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在一些居住密集區和老舊小區,停車位嚴重不足,“停車難”問題日益凸顯。民生痛點難點就是城市“建設者”的發力點,金水區以繪好城市治理“四張圖”,打造交通序化“金名片”將閑置地巧變停車場,化“痛點”為“亮點”給出破解停車難題優異答卷。
近日,記者從金水區城市管理局了解到,為推動解決城市停車難題,加快城市序化建設步伐,金水區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部門參與、利民便民”的原則,深度挖掘轄區停車資源,謀劃新建停車場“擴增量”、盤活現有公共泊位“擴存量”、推進停車資源科學分布“擴容量”、實現智慧停車一張網“擴通量”,給出城市交通序化因地制宜的“最優解”。
全面排查摸底,繪好“規劃圖”。金水區以創建城市精細化管理示范網格工作為抓手,按照“市級統籌,區級主導,辦事處主責”的原則,對網格進行全面排查,摸清“轄區居民機動車保有量、各類停車資源現狀、可供開發利用的潛在停車資源、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專用停車場”四個底數,建立“四本臺賬”。研究臺賬內資源,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模式,利用專項債等工具,按照“小而多、小而精”的原則謀劃停車場建設。
深挖增量資源,繪好“建設圖”。該區充分利用拆除違法建設、待建工地、邊角地、集體空閑地等閑置土地建設停車場。在新建城市廣場、公園綠地、河渠兩岸施工時,配套規劃建設停車場;通過鼓勵自建、支持共建、幫助擴建、推動改建等手段增擴社會面停車資源總量;探索新建地鐵“P+R”換乘停車場。
目前,全區已建成停車場123處,停車泊位16420個,開工建設停車場32處,停車泊位9814個;挖掘可建停車場42處,停車泊位8640個。
盤活存量資源,繪好“共享圖”。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金水區組織轄區內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專用停車場向社會車輛開放共享,向社會開放不少于內部停車場泊位總數的20%,不少于內部專用停車場總數的80%;鼓勵有條件的商場、辦公樓等配建停車場設施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基礎上按照市場化原則對外開放停車服務;已開展“錯峰停車”試點單位37家,提供車位3358個,參與“免費停車服務”活動經營性停車場27家,提供停車位1.3萬個。
推行“一網通管”,繪好“智管圖”。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金水搭建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將所有新增停車資源、共享停車資源,全部納入智慧停車管理平臺,探索推進智慧共享停車,搭建可視化調度平臺,全力推動現有停車場接入區級智慧停車系統,實現無感支付、一網統管、一網統治、一鍵直達,提升智慧停車水平,提高轄區道路停車資源利用率。
目前,全區共有經營性停車場459家,已備案458家,數據對接456家;12362個公共停車泊位已全部接入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加裝高清球機、電子警察等設備132處。
金水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小切口”做實“大民生”,盤活閑置資源,因地制宜,利用待建工地、邊角地、集體空閑地等閑置土地建設停車場,全力解決“停車難”問題,進一步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翠??通訊員李學軍 馮世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