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記者從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場)上獲悉,今年以來,省衛健部門在全省推出的“便民就醫少跑腿”改革,為群眾帶來更多便捷。
今年,省衛健委會同省委改革辦、省醫保局在全省三級公立醫院和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推出“便民就醫少跑腿”七項舉措,包括:會診轉診一站式服務、院內智能導航服務、門診患者醫技檢查24小時內完成服務、醫保電子憑證全場景應用服務、診間支付服務、病區結算服務、病案復印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等七項便民服務舉措,而且列入今年省委改革辦便民服務微改革事項。目前,該項舉措已經推廣至全省399家醫院,以便民服務的“小切口”,撬動看病就醫的“大民生”。
群眾就醫更加方便。七項舉措借助數字化手段,解決了看病過程中手續繁瑣、來回奔波、掛號繳費取藥時間長、檢查檢驗等候時間長等問題,緩解了醫院內排長龍現象。一些醫院還推出了一次掛號管三天、暖心食堂不打烊、檢查檢驗結果隨時查等便民改革。患者反映:現在到醫院看病方便多了,就診有導航不怕迷路了;繳費掃一掃,不用來回跑;醫技預約分時好,等待時間少;出院結算病區就能辦,再也不用排隊了;病案獲取方式多,方便患者少奔波。
醫療服務更加高效。“便民就醫少跑腿”七項舉措創新了服務模式、轉變了服務理念、優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管理水平。目前,一些醫院自助辦理出入院比例達到85%,住院線上支付比例達到86%,窗口工作量減少了80%,僅辦理出入院一項舉措,患者就能節省不少時間。七項舉措提升的不僅僅是就醫體驗,還降低了運行成本,節約了人力社會資源。
醫患關系更加和諧。一站式服務預約很精準,在手機上就能很快辦好預約就診、預約檢查、出院結算、醫保報銷、電子發票下載等手續,省時又省力。七項舉措捋順了群眾就醫過程的“小疙瘩”,打開了醫患關系的“心結”,拉近了醫務人員和患者之間的距離。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王紅?見習記者?李居正